病毒性角膜炎如何正確用藥?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癥,臨床以病程遷延、抗生索治療無效、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可使病情惡化、有特定的復發誘因為特點。病毒性角膜炎可由多種病毒引起,其臨床表現輕重不等,對視力的損害程度視病變位置、炎癥輕重、病程長短、復發次數和有無混合感染而不同。
病毒性角膜炎的分類有哪些
臨床上常見的病毒性角膜炎有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牛痘性角膜炎、帶狀皰疹性角膜炎等。 單純皰疹角膜炎:為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按抗原性及生物學特性將病毒區分為Ⅰ型和Ⅱ型。單皰病毒引起的角膜病變可侵及角膜各層,且相互轉化,多見的典型形態為樹枝狀、地圖狀、盤狀、角膜色素膜炎等。
牛痘性角膜炎:由牛痘苗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多見牛痘苗濺入眼內,或經污染痘疹膿液的手指帶入眼內而致病。一般經3天潛伏期即發病,除表現為結膜及眼瞼的牛痘疹外,約有 30%發生角膜炎。以表層角膜炎及淺層角膜潰瘍為主,基質層及盤狀角膜炎為少。80年代以來,全世界已消滅了天花,故已廢棄牛痘接種,今后本病也將絕跡。
帶狀皰疹性角膜炎: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經眼支所致淺層樹枝狀或基質性角膜炎,伴有劇烈神經痛,分布區域皮膚上有串珠狀皰疹。帶狀皰疹病毒與水痘病毒屬同一種病毒,所以又稱V-2病毒。帶狀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為潛伏性病毒感染疾病,靜止期帶狀皰疹病毒潛伏于三叉神經節中,在機體細胞免疫力下降及外界刺激誘發下而復發。此種角膜炎可表現為點狀、錢狀、樹枝狀及基質層角膜炎、盤狀角膜炎等。本病常并發于眼瞼帶狀皰疹,同時伴有較重的葡萄膜炎,引起前房積血或積膿,基質層渾濁區內常有類固醇沉積物,虹膜可有萎縮。
病毒性角膜炎如何正確用藥?
服六味地黃丸無效
六味地黃丸是名滿天下的名牌中藥,如果患者經中醫師指定,因其他疾病需服六味地黃丸,筆者無話可說。但臨床經驗判定:六味地黃丸對病毒性角膜炎無效。
慎用激素治療
激素配合抗病毒藥治療盤狀角膜炎,在眼科教科書中已有明確記載,然而,不敢問津者比比皆是。此病的元兇是病毒,用抗病毒藥治之;受損害的是角膜,用激素平息其免疫反應。可見,抗病毒藥與激素缺一不可。當然,抗病毒藥必須強效,足以制服病毒,否則用激素勢必如火上澆油。
用偏方很危險
筆者遇到一位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使用黃氏病毒滅滴眼液治療。復診時發現病情惡化,筆者納悶,患者說:“這不怪你,是我用了偏方,把野草搗碎糊眼睛弄壞的。”
用藥并非多多益善
常言道,用藥如用兵。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治病毒性角膜炎用藥可不是多多益善。藥不在多而在精。不必輸液治療
時至今日,治病毒性角膜炎,掛吊瓶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對虹膜炎型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給予靜脈滴注阿昔洛偉本來無可厚非,對除此之外的大多數病例也照掛吊瓶不誤,就沒必要了。臨床經驗證明,用滴眼液制服不了的病毒性角膜炎,很難用掛吊瓶征服它。尤其是掛吊瓶的藥物有時竟然對抗病毒風馬牛不相及。
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現在許多患者在治療病毒性角膜炎時都用上了抗生素。常用的是慶大霉素、先鋒霉素、妥布霉素等。眾所周知,抗生素不抗病毒,但為什么明知抗生素不抗病毒還要用呢?存在僥幸心理,萬一有效,豈不皆大歡喜。抑制型抗病毒藥都用過了,不好使,醫師已經焦頭爛額了,被責任心和同情心逼得出此下策。多年的臨床經驗證明,抗生素對病毒確實無效,現在還在多此一舉的同道們該叫停了。
堅持用藥徹底治療
I型單皰病毒難以制服,逃脫和潛伏的能力很強,不可等閑視之。有些病人往往見好即收,自動過早地停藥,這就給日后復發留下隱患。
使用阿昔洛偉治療的復發率為30%左右,黃氏病毒滅滴眼液的復發率在5%以下。總的來說,角膜炎每次復發對角膜的損害都會升級,由小至大,由淺至深,由輕至重。以黃氏病毒滅為例,第一次發病單用即可解決問題,復發時再單用就不行了,因為病變已經向深層擴展,需要配合激素才行。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淚囊炎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能治療哪
2024-10-24看到有棱角物品感覺會刺向眼睛是何因
2024-10-24服用瑞易寧和二甲雙胍片后視力模糊咋回
2024-10-24近視多年且戴過眼鏡,做激光矯正手術有
2024-10-24紅眼病愈后眼睛常上火且舌頭干痛,如何
2024-10-24過敏性結膜炎能否用鹽酸西替利嗪片治療
2024-10-24肝腎陰虛致視力模糊,杞菊地黃丸有效嗎
2024-10-24
熱門文章
做完近視手術還會再近視嗎
2024-10-22近視眼手術能安全嗎
2024-10-22近視手術多大年齡能做?專業解析與適宜年齡段探討
2024-10-21近視手術怎么樣?專業解析手術效果、安全性與生活改變
2024-10-21全飛秒近視手術詳解:一步了解透
2024-10-17治療近視的儀器有哪些
2024-10-16近視350度嚴重嗎?專業解讀與應對策略
2024-10-15近視手術費多少錢?專業詳解助你明智選擇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