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姿勢不正確 可能會引起寶寶中耳炎!
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耳鼻喉科 麥飛 主任醫師
王女士平時總是喜歡讓寶寶平躺著喂奶,一次寶寶在床上餓得哇哇大哭,王女士趕緊塞了奶瓶過去,誰知,這次寶寶不但沒有停止哭鬧,反而是哭得更兇了。后來,寶寶還出現了發熱,小手總是去抓自己的耳朵,整個人顯得很是煩躁,睡覺時也總是用頭在枕頭上蹭來蹭去的。再后來,王女士發現寶寶的耳朵里還有膿液流出來,這才趕緊把寶寶送去醫院,結果發現,寶寶居然是患上了化膿性中耳炎了。
在現實中,我們??吹揭恍┘议L,他們喜歡把嬰兒平放在床上,然后拿著個奶瓶幾乎呈垂直角度來給寶寶喂奶,當發現嘴巴或鼻子里溢出一點奶時,只要寶寶不哭,他們就擦干凈后又繼續喂了。殊不知,這種喂養方式,卻是潛伏著危險,它極可能會誘發小兒中耳炎的發生。
危言聳聽了吧?人的耳朵、鼻子、咽喉不是相互獨立的嗎,怎么喂個奶,就導致中耳炎了呢?從解剖來看,耳、鼻、咽、喉各個器官,表面上看是相互獨立、并不相通的,但實際上,它們卻是依靠著咽鼓管連通在了一起。咽鼓管是中耳通氣引流的唯一通道,它擔任著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導鼻咽部氣體進入鼓室。咽鼓管在平時的時候是呈密閉狀態的,外界的氣體不能進入,但是當吞咽、咀嚼、打噴嚏或哭鬧時,咽鼓管便會張開,以維持鼓膜兩側氣壓的平衡,從而保證鼓膜的正常振動。
小嬰兒的中耳發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較短,峽部較寬,管腔較大,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縮力較弱,在鼻咽部開口較低,咽部的液體容易流入中耳。喂奶時,如果為了貪圖省事,讓嬰兒平臥喂奶,或喂得過多、過急,小嬰兒來不及吞咽而嗆咳,就容易使得奶水從咽部逆流入中耳而導致急性中耳炎的發生。
當發生急性中耳炎時,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可造成鼓膜穿孔而導致聽力受損,病情繼續發展的話,中耳腔積液中水分被吸收變得黏稠,可使得內陷的耳膜粘連固定,嚴重者可出現漸進性耳聾,或者并發更嚴重的顱內感染(如腦膜炎、腦囊腫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發現小兒患有急性中耳炎時,應及時送往醫院交給專業的醫生進行處理。
耳朵痛,是中耳炎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但是對于一個還不會表達的小嬰兒來說,他沒有辦法用語言向家人去表達他耳朵很痛,那么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平時的細心觀察了,如果小寶寶出現了以下癥狀,就需要提高警惕了:1。寶寶不肯吃東西了,總是哭鬧得很厲害,睡不踏實,老是用手去抓耳朵,或者用頭不停地蹭枕頭;2。無原因的發熱,體溫可升至37.8-40℃;3。耳朵有膿液流出;4。分泌性中耳炎雖沒有膿液流出,但是可造成寶寶暫時性的聽力障礙,表現為小寶寶對外界的聲音變得不那么靈敏了。
可見,喂奶姿勢也是非常重要的,新手爸媽們,趕緊對照一下你的喂奶姿勢對不對吧:喂奶時,應抬高寶寶的頭部及上身,并適當控制奶量及速度,用奶瓶喂奶時注意奶嘴孔大小要適宜。喂完奶后將孩子上身直立起來,臉靠在母親的肩膀上,輕輕地撫拍后背,直到孩子打出奶嗝,再將孩子輕輕放下。放下的時候,取右側臥位,頭部稍稍抬高。盡量不要剛喂完奶就逗孩子玩,給孩子換尿布宜選在喂奶之前進行。一旦孩子發生溢奶時,應將其抱起或將頭側向一邊,以免奶液吸入氣道,同時被奶液污染的衣物要及時更換。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王春蘭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左耳下面神經一陣一陣疼如何快速緩解
2024-10-21患上急性篩竇炎該如何處理
2024-10-21患上慢性咽喉炎該如何應對
2024-10-21腺樣體肥大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1小孩子天氣變化致扁桃體發炎發高燒如何
2024-10-21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狀況如何?
2024-10-21幼兒扁桃體炎的成因及應對方法有哪些?
2024-10-21游泳耳朵進水兩周仍有堵塞感聽力下降咋
2024-10-21
熱門文章
扁桃體發炎是什么樣子的——專業解析與應對指南
2024-10-10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頸淋巴結炎的癥狀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護“金嗓子”?收好這份教師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氣吃什么藥
2024-08-21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有這些
2024-08-20長期耳鳴的治療:全面解析與科學應對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