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療后后遺癥有哪些?
鼻咽癌的放射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放療后五年生存率約為34%~53%。但是伴隨有效治療的同時往往會出現鼻咽癌放療后遺癥,那么鼻咽癌放療后有哪些后遺癥呢?我們來看看吧。
1、口干、齲齒。在鼻咽癌放療過程中,經常會導致腮腺受損。腮腺位于兩側面頰的深面,在常規放療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高劑量照射,使其分泌口水的功能大打折扣,甚至在放療幾年后仍難以恢復。很多病人表現為口干,每隔幾分鐘就必須喝水,進食米飯難以下咽。口水中含有各種溶菌酶,分泌減少導致口腔細菌繁殖,部分病人放療數年后出現嚴重齲齒、牙齒毀損。主要的預防手段包括注意口腔衛生,飯后勤漱口,用含氟的牙膏刷牙,放療前修復或拔除口腔的壞牙。
2、張口困難。鼻咽癌放療后張口困難的發生率為5%~10%,與顳頜關節受到高劑量放射有關。部分病人張口嚴重受限,影響進食和講話。放療期間及放療后進行必要的張口鍛煉可降低其發生率,如口含軟木塞、張閉口練習等。
3、聽力下降、耳聾。鼻咽癌放療后有8%的患者有明顯的聽力受損,3%的患者表現為雙側耳聾,這與中耳、內耳接受到高劑量的照射相關。除降低放療劑量,目前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
4、頸部纖維硬化。鼻咽癌放療后數年,部分病人可出現頸部肌肉、皮膚纖維化,表現為頸部肌肉萎縮、頸部變細和皮膚菲薄。積極的轉頸運動可能降低其嚴重程度。
5、中樞神經系統損傷。鼻咽癌放療后,兩側的顳葉組織受到高劑量照射后出現放射性的腦損傷。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頭痛等,一般的處理包括大劑量激素沖擊療法,Vitmin B12、彌可保等營養神經的藥物。
6、鼻腔粘連、萎縮性鼻炎。鼻腔和鼻竇照射后黏膜充血、腫脹、腐爛出血及白膜形成,引起鼻甲與鼻中隔緊貼,加上鼻道充滿黏稠膿性或膿血性分泌物,致使竇口阻塞,從而導致鼻腔粘連、鼻孔閉鎖、鼻竇炎、萎縮性鼻炎等放療后并發癥。鼻咽癌放療后鼻腔粘連和鼻竇炎一年半的累積發病率約為30%和90%。臨床表現為放療后持續鼻塞伴流涕、嗅覺減退或喪失,放療后鼻腔粘連雖不直接影響其預后,卻明顯降低其生存質量,發生如張口呼吸、頭昏、精神萎靡、失眠、疲乏等癥狀。
7、放射性皮膚損傷。皮膚晚期反應延遲至數月或數年才表現出來,主要是真皮發生延遲反應,表現為皮膚干燥、變脆、變薄,輕微的損傷即可造成難以愈合的潰瘍,血管與淋巴管壁增厚甚至閉塞。
(責任編輯:王春蘭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中耳炎時能否進行母乳喂養
2024-10-22嬰兒急性喉炎有哪些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22慢性咽炎的成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2024-10-22腺樣體稍大導致鼻子堵塞如何處理
2024-10-22耳鳴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寶寶喉嚨起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2寶寶耳朵發炎是怎么回事?如何應對?
2024-10-22中耳癌應通過哪些方式進行診斷檢查
2024-10-22
熱門文章
扁桃體發炎是什么樣子的——專業解析與應對指南
2024-10-10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頸淋巴結炎的癥狀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護“金嗓子”?收好這份教師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氣吃什么藥
2024-08-21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有這些
2024-08-20長期耳鳴的治療:全面解析與科學應對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