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小結不可忽視 早日治療恢復更好
聲帶小結(vocal nodule)又稱歌唱者小結(singer nodule)或教師小結(teacher nodule),發生于兒童者稱喊叫小結,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喉炎,由炎性病變形成。最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聲嘶。通過喉鏡檢查可以進行臨床診斷。治療包括適當聲帶休息、糾正發聲方法、手術治療等。
引起慢性喉炎的各種病因,均可引起聲帶小結。最常見的有:
1、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常見于教師、演員、歌唱家等職業用聲者,長期持續高聲講話,音調過高或者過長時間的演唱等均可導致聲帶小結。
2、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慢性喉炎,鼻炎、鼻竇炎、咽炎,肺、氣管、支氣管炎等均可成為該病發生的誘因。如果在有上呼吸道炎癥存在的基礎上過度用聲,則更容易發生聲帶小結。鼻、鼻竇及咽部感染可由于炎癥直接向下蔓延,或者炎性分泌物流入喉部,而導致發聲共鳴作用出現障礙,從而引起發聲不當和增加喉肌的疲勞,導致本病。肺、氣管、支氣管感染時,通過咳嗽可使其產生的炎性分泌物與喉部長期接觸,也可繼發本病。
3、接觸刺激性致病因子如高溫作業、粉塵作業、化學工業等均可產生大量的刺激性物質,引起聲帶小結。
4、內分泌紊亂聲帶小結在兒童與成人發病率均有性別差異,且50歲以上患此病者少見,故有學者認為內分泌因素與聲帶小結可能有某種關聯。
5、某些全身疾病:如心、腎疾病,糖尿病,風濕病等使血管舒縮功能發生紊亂,喉部長期淤血,可繼發本病。
6、喉咽反流:喉咽反流疾病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對該病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有學者認為由于胃內容物反流刺激喉部黏膜引起的慢性炎癥也是引起聲帶小結的原因之一。
臨床表現
1、多發群體:聲帶小結患者多為過度用聲者,兒童及成人均可發病。在兒童中,男孩較女孩多見,但至青春期均有自行消失趨向;在成人病例,女性發病率較高,男性少見;50歲以上患者更少見。
2、疾病癥狀:主要癥狀為聲嘶。早期程度較輕,聲音稍粗糙或基本正常,主要是發聲易疲勞,用聲多時發生,時好時壞,呈間歇性聲嘶;經常于發高音時出現聲嘶,并伴有發音延遲、音色改變等;有些患者可能日常交談中未見明顯聲音改變,但在唱歌時則可出現音域變窄、發聲受限等較明顯表現。病情繼續發展,聲嘶加重,可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且在發較低聲音時也會出現。因為聲嘶而導致演員不能唱歌或教師無法講課。聲嘶程度與聲帶小結的大小及部位有關。
聲帶小結的治療
1、一般治療:聲帶休息:早期聲帶小結,經過適當聲帶休息,常可變小或消失。兒童的聲帶小結也可能在青春發育期自行消失。即使較大的小結雖不能消失,但聲音亦可改善。若聲帶休息已2~3周,小結仍未明顯變小者,應采取其他治療措施,因聲帶肌長期不活動反而對發聲不利。
發聲訓練:聲帶小結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聲訓練,常可自行消失。發聲訓練可以通過調節呼吸氣流、改變起音習慣、更好地利用共鳴腔等方法來提高發音的效率,協調呼吸、振動、共鳴、咬音等各個器官的功能,改變原來用聲不當的錯誤習慣,緩解喉部的緊張狀態,最終達到科學發音。
此外,應限制吸煙、飲酒和食用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咖啡、濃茶等,還要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粉塵等致病因素。
2、藥物治療:局部可給予理療和霧化吸入治療。抑酸藥物治療:抑制胃酸分泌,減少因為喉咽反流造成的咽喉黏膜的慢性炎癥,可以治療及預防聲帶小結。
3、手術治療:聲帶小結切除術:對于較大的聲帶小結,單純休息、用藥或者嗓音訓練不奏效者,可考慮手術切除。手術方法有多種,可視小結大小、部位等具體情況而定。較小的小結可在表面麻醉下通過纖維喉鏡或電子喉鏡下進行切除,但隨著喉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絕大多數聲帶小結患者采用全麻后在支撐喉鏡下顯微鏡輔助的激光切除手術及顯微器械微瓣技術手術。目前經口的喉內手術技術日趨成熟,各種類型激光、顯微器械、等離子刀等切除手段日新月異。
(責任編輯:陸偉祥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慢性咽炎半年有異物感能用金嗓利咽丸嗎
2024-10-24阿奇霉素分散片的治療作用有哪些
2024-10-24服用咽炎片(迪康)的注意事項及咽癢咳
2024-10-24咽喉炎患者服用薄荷桉油含片應注意什么
2024-10-24近期耳鳴能否服用耳聾左慈丸及效果如何
2024-10-24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順爾寧一次吃 2 片
2024-10-24服用該藥半月效果不明顯,該咋辦?
2024-10-245 歲半小孩常患扁桃體炎,能常喝小柴
2024-10-24
熱門文章
扁桃體發炎是什么樣子的——專業解析與應對指南
2024-10-10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頸淋巴結炎的癥狀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護“金嗓子”?收好這份教師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氣吃什么藥
2024-08-21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有這些
2024-08-20長期耳鳴的治療:全面解析與科學應對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