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吃什么補得快?一文告訴你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據世衛組織報道,目前全世界缺鐵性貧血男性發生率為10%,女性20%,孕婦40%,兒童高達52%。雖然隨著經濟發展和營養衛生狀況的改善,其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至今仍是全球性人群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之一。下面我們來了解有關缺鐵性貧血的一些小知識。
缺鐵性貧血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1、疲勞和乏力:由于血紅蛋白的減少,身體組織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導致患者感到疲勞和乏力。
2、皮膚蒼白:由于血紅蛋白的減少,皮膚的顏色會變得蒼白。
3、心悸和呼吸困難:由于心臟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來輸送氧氣,患者可能會出現心悸和呼吸困難的癥狀。
4、頭痛和頭暈:由于大腦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和頭暈的癥狀。
5、手腳冰冷:由于血液循環不暢,患者的手腳可能會變得冰冷。
6、口角炎和舌炎:由于缺乏鐵,口腔黏膜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口角炎和舌炎的發生。
7、指甲脆弱:由于缺乏鐵,指甲可能會變得脆弱,容易斷裂。
8、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大腦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患者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癥狀。
9、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缺乏鐵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使患者更容易感染疾病。
10、生長遲緩:兒童如果患有缺鐵性貧血,可能會出現生長遲緩的情況。
導致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有哪些?
1、飲食不當:長期攝入的食物中鐵的含量不足,或者食物中的鐵不易被人體吸收。
2、生理因素:例如月經過多、懷孕、哺乳等都可能導致女性體內的鐵儲備減少。
3、慢性出血:例如慢性胃腸道出血、痔瘡出血等都會導致體內鐵的丟失。
4、吸收障礙:例如患有腸道疾病、手術后腸道吸收功能受損等都可能導致鐵的吸收減少。
5、遺傳因素:某些遺傳性疾病也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缺鐵性貧血的飲食原則
缺鐵性貧血的飲食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增加富含鐵的食物攝入:多吃紅肉、瘦肉、雞肉、魚肉等動物性食物,這些食物中的鐵容易被人體吸收。同時,也要多吃一些綠葉蔬菜、豆類、堅果、干果等植物性食物,雖然它們的鐵含量相對較低,但它們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提高鐵的吸收率。
2、合理搭配膳食:在飲食中要注意葷素搭配,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的均衡攝入。同時,要避免過多攝入咖啡、茶、可可等含有鞣酸的飲料,因為它們會影響鐵的吸收。
3、注意烹飪方法:在烹飪過程中,盡量采用炒、燉、蒸等方法,避免長時間煮燉,因為長時間的煮燉會導致食物中的鐵流失。此外,還可以在烹飪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檸檬等,以提高鐵的吸收率。
4、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過度飲酒和吸煙會影響肝臟的功能,導致肝臟對鐵的代謝能力下降,從而加重缺鐵性貧血的癥狀。
5、定期進行體檢:定期進行血常規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缺鐵性貧血的癥狀。如果確診為缺鐵性貧血,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如口服鐵劑、注射鐵劑等。
總之,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需要從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預防和改善缺鐵性貧血的癥狀。
(責任編輯:梁綺琪 )
專家答疑
牙裂開最好的治療方法
2024-10-21美國牙齒種植體牌子有哪些
2024-10-21iti種植牙價格多少
2024-10-21裝假牙什么材質好又便宜
2024-10-21拔了牙齒一般要痛幾天
2024-10-21榆林治療早泄的醫院哪個好
2024-10-21哪些人是乳腺炎的高發人群
2024-10-21甲減病吃藥后多久能緩解癥狀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