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神經科門診病人或屬精神心理疾病 宜專業鑒別診斷合理治療
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辦、廣東省醫學會承辦的中華醫學會第十九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將于2016年9月22-25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借此機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作為協辦單位,在會議前夕邀請了近20位國內著名神經病學專家聚首,共同參與此次大型義診活動。家庭醫生在線編輯在活動現場采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神經科主任曾進勝教授,他表示很多神經系統疾病具有難診斷、難治療的特點,而且致殘率極高,患者需引起重視配合醫生治療,盡可能延緩病情進展。
曾進勝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神經科主任
神經系統疾病種類多 部分病種具有遺傳性
神經系統疾病主要侵害大腦、脊髓、周圍神經以及肌肉等部位,腦血管疾病、癲癇、腦膜炎等神經疾病較為常見。實際上,神經系統疾病所包含的病種極多,當中屬于罕見病的就有不下100多種,許多病種還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神經系統疾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兩大類,第一類以老年人為主,常見有腦血管疾病、退行變性病等。第二類是以年輕人、兒童為主,常見有癲癇、腦癱、重癥肌無力以及遺傳代謝性疾病等。
神經系統疾病大多難診斷難治療 嚴重可致殘
神經病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如細菌、病毒感染,重金屬中毒,遺傳缺陷、代謝紊亂等,但仍有不少病種病因不明。曾進勝教授表示,許多神經系統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確,加之神經細胞損傷后不易再生,所以很多病種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具有難診斷、難治療的特點。
神經系統疾病對人體危害極大,當中不少是慢性病,往往遷延不愈。曾進勝教授指出,不少神經科疾病具有極高的致殘率,患者難以自理生活或智力受損,給患者帶來經濟上與精神上的雙重壓力,嚴重影響生存質量。
20%-30%神經科門診病人可能屬精神心理疾病
現代人生活壓力較大,容易出現各種精神心理疾病,表現出抑郁、焦慮等異常行為。然而,這類病人由于擔心受歧視、難以自控等原因,并不愿意前往精神病專科就診。曾進勝教授表示,前來神經病科就診的門診病人中有20%-30%可能屬精神心理疾病。
神經病與精神病常可并存,如散發性腦炎往往以精神癥狀為首發癥狀,麻痹癡呆患者亦可早期即出現神經癥狀。專家提醒,要想有效治療還是應請專科醫生進行專業的鑒別,從而對癥治療。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防病的根本措施
那么,神經系統疾病可有預防之法?曾進勝教授指出,高脂飲食、鹽攝入過多、酗酒、常熬夜、工作壓力大等都會是神經系統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營養均衡的飲食,適當運動是預防疾病的根本措施。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療與控制,也可能誘發神經系統疾病。
專家簡介:
曾進勝,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神經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獲中山醫科大學博士學位。1996年9月至1998年8月,在瑞典LUND大學Wallenberg神經科學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7月-2002年10月,在NNICU, Barnes-Jewish Hospit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SA,學習腦卒中監護和急救。
擔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及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腦血管病學組組長。
擅長腦血管病的預防、急救、治療和康復,在腦卒中后神經可塑性、內源性神經干細胞的分化和遠隔性損害研究方面具有特色。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鄧瑩瑩 通訊員:彭福祥)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經常喊叫腿木麻,用啥藥能緩解
2024-10-24瞬間感覺右上小臂和右下小腿發麻,原因
2024-10-24空蝶鞍問題的嚴重性如何
2024-10-24腦出血會帶來哪些嚴重危害?
2024-10-24腦復神液的好處有哪些?
2024-10-24頭痛且腦梗塞吃拜阿司匹靈無效怎么辦
2024-10-24腦供血不足服用銀杏葉片是否有效
2024-10-24腦囊蟲病能否徹底治愈且不復發,用藥有
2024-10-24
熱門文章
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理解與關愛:腦性癱瘓兒童的癥狀與早期識別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緩解失眠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