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發熱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發燒既體溫高于正常值。正常人體溫在一個狹小范圍內有所波動,如口溫波動在36.0~37℃之間,以凌晨0~4時最低,下午5~7時最高,差異在正負1℃左右??谇粶囟仍?7.3℃以上,直腸內溫度在37.6℃以上,腋窩溫度在37.2以上即稱為發熱。發熱是由外致熱原引起,其發生機理主要是體溫調節中樞的體溫調定點上移。反復發熱易于哪些癥狀混淆呢?
反復發燒與哪些癥狀混淆?
1、非感染性發熱:非各種傳染病引起的,無菌性物質或各種炎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情形。
2、不明原因發熱:廣義不明原因發熱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發熱者。但在臨床上還采用發熱的狹義概念, 即不明原因發熱。發熱持續3周以上,體溫在38.5℃以上,經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者。
3、中樞性發熱:是指因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異常所產生的發熱。對其診斷之前應嚴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癥所致的發熱, 并除外其它發熱病因。顱內疾病伴有發熱時多為危重病例, 其中大部分患者的發熱是因顱內炎癥、肺內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對于難以解釋的中度體溫升高, 一時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 不能輕易認為是中樞性發熱。應反復尋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 并注意有無藥物熱及其它發熱的原因。
4、持續性發熱:當口溫高于 37.3℃或肛溫高于 37.6℃,一日間的變化超過 1.2℃,即稱之為發熱。按照發熱的高低,可區分為下列幾種臨床分度:低熱 37.4℃~38℃ 中等度熱 38.1℃~39℃ 高熱 39.1℃~41℃ 超高熱 41℃以上,持續4周以上,為持續性發熱。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臨睡前誤服一粒匹維溴銨片該如何處理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