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炎的診斷方法是什么呢?
面神經炎(面癱)又稱貝爾麻痹,是指莖乳孔內面神經急性菲化膿性炎癥所致的一側周圍性面癱。多因風寒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缺血水腫,也可能是急性吉蘭-巴雷綜合征的一種變異型。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
診斷檢查:
病后2~3周做肌電圖檢查及面神經傳導功能測定有助于判斷預后。
臨床上可根據味覺聽覺、淚液檢查結果判斷面神經受損病變部位。
鑒別診斷:
1、中樞性面神經癱瘓
與特發性面神經癱瘓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面上部的表情肌無癱瘓,故蹙額、皺眉、閉目動作均完好,平靜時患側口角也不呈下墜現象。僅限于病變對側下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如大腦半球腫瘤、腦血管意外呈中樞性面癱,且常伴軀體偏癱,不難鑒別。極個別中樞性面神經癱瘓的患者,臨床表現為輕微、短暫的周圍性面癱,很快即發展成中樞性面癱,可見于腦血管病。
2、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
也可有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但多為雙側性,有前驅感染病史,臨床表現為四肢對稱性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腦脊液呈現蛋白一細胞分離現象,借以鑒別。
3、腮腺炎或腮腺腫瘤、頜后的化膿性淋巴結炎
可累及面神經而引起病側周圍性面癱,因有腮腺炎及局部體征,故容易鑒別。當中耳炎其中耳感染侵及面神經管時,產生面神經麻痹,除面肌癱瘓外,常伴有病側舌前2/3的味覺喪失,并有中耳炎及耳部的陽性體征。
4、吉蘭-巴雷綜合征
兒童和青壯年多見。面癱常為雙側,可伴有其他顱神經損害(如舌咽、迷走神經、舌下、動眼、外展神經等)。有四肢對稱性無力、癱瘓,肋間肌、膈肌受累可致呼吸麻痹。大多數病人腦脊液星蛋白-細胞分離現象。
5、后顱窩腫瘤(如小腦橋腦角腫瘤)、炎癥所致的周圍性面癱,大多起病緩慢,且伴有其他顱神經受累。
6、各種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發的耳源性面神經麻痹,多有原發病的特殊癥狀。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家人 07 年腦出血至今未愈,如何治
2024-10-24腦出血后無法正常進食的病人能否吃全素
2024-10-2420 歲女性小腦出血左小腦畸形,走路
2024-10-24腦梗塞患者用藥多久能康復,有無效果
2024-10-24腦出血后遺癥肢體活動不利能吃步長腦心
2024-10-24腦梗塞患者康復期間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4腦血栓患者丁苯酞軟膠囊服用多久為宜
2024-10-24僅對腦梗治療過應注意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理解與關愛:腦性癱瘓兒童的癥狀與早期識別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緩解失眠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