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的易感因素
雖然血液病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但是不知道您接觸過多少的血液病的患者,您是否從血液病的患者當中進行了總結,那么您是否發現有怎樣的人群容易患上血液病這種疾病了呢?那么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患上血液病,那么有相當的一部分人是容易患上血液病的。
1.免疫功能低下
體液免疫為增強噬菌抗體產生所必需。體液免疫損害常見于惡性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細胞免疫為控制細胞內細菌和病毒感染所必需。大劑量的放化療不僅可導致粒細胞下降,而且也可使淋巴細胞減少,進而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尤其是在骨髓移植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持續較長時間低下;糖皮質激素也可使T、B細胞功能減低,此外,還可以使巨噬細胞功能、自然殺傷細胞活性、白細胞介素、干擾素等減低,易導致細菌及霉菌感染。
2.消化道粘膜損傷
消化道粘膜屬于增殖型組織,最易受到放化療的影響,在大劑量化療后對其損傷較重,常導致口腔及胃腸道粘膜損傷及潰瘍,細菌及霉菌易透過粘膜屏障進入體內而致病。
3.粒細胞減少和功能障礙
粒細胞減少是發生感染的最主要因素,而且感染的發生率與粒細胞減少程度及其持續時間密切相關。再障患者粒細胞生成障礙;粒細胞缺乏癥;急性白血病等惡性細的骨髓浸潤及放化療的骨髓抑極易導粒細減;骨髓移前的超致死量的放化療的預處理常使粒細胞降至“零”。當成熟中性粒細胞〈0.5×109/L時,感染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可有90%的病例發生感染,當粒細胞降至0.1×109/L時,嚴重感染及敗血癥極易出現.除粒細胞的數量改變外,其趨化、吞噬等功能也發生缺陷。
4.菌群失調
在正常情況下,機體的皮膚粘膜表面形成正常菌群,它們的許多成員似乎能產生一些抗菌物質(細菌素),它們也能相互競爭正常營養物質而相互制約,對保持人體生態平衡和內環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如可參與物質代謝、營養轉化及合成、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組成防止外來微生物侵入的生物屏障,一般對宿主有利而無害。在免疫功能低下并使用足量廣譜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時,常導致免疫功能失調,造成二重感染。二重感染是指根據細菌學檢驗和臨床指征而確定的,對一種感染的化學治療導致的一種新的感染,一般發生在用藥3周之內。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同時也是很危險的現象,因為引起新感染的微生物大多是腸道桿菌、假單胞菌屬念珠菌屬或其它真菌類,常對多種藥物耐藥而現有的抗生素對該類微生物難以控制,因此有較高的死亡率。
5.其他
輸全血及輸注粒細胞可引起巨噬細胞病毒感染,骨髓移植時的鎖骨下大靜脈導管的放置、營養不良、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均可增加感染機會。
(責任編輯:吳敏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