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液病的七個表現
血液病當中有一種較為幾種的發病群體就是兒童,這一點您是否了解呢?也許在上句話當中我說的比較繞口,那么我要說的就是,兒童是血液病的一個比較大的發病群體,那么兒童血液病患者通常會表現出什么癥狀呢?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
兒童血液病的七個表現
一是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迅速,大多是急性;
二是對化學藥物治療很敏感,癌細胞容易殺滅,再加上我國采用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取得很大進展,臨床治愈是大有希望的。因此,幼兒期的白血病如能及時發現,采用適當的治療手段,往往都能取得滿意療效。
兒童白血病在早期有以下七大表現
1、發熱。這是最常見的首發癥狀。由于正常白細胞尤其是成熟的粒細胞缺乏,機體的正常防御機能出現障礙,所以引起感染可致發熱。
2、出血。半數以上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主要表現為鼻黏膜、口腔、齒齦及皮膚出血,嚴重者內臟、顱內出血,這往往可造成患兒死亡。
3、貧血。為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可呈進行性加重,患兒面色、皮膚黏膜蒼白,軟弱無力,食欲低下。
4、肝、脾、淋巴結腫大。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肝、脾、淋巴結腫大較為顯著,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則脾腫大更為明顯。
5、骨頭關節疼痛及骨骼病變。常見于小兒急性白血病,可為首發癥狀。
6、白血病細胞浸潤中樞神經系統。可發生腦膜白血病,患兒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甚至驚厥、昏迷。
7、血化驗檢查數據的異常改變。大多數患兒有白細胞增多,幾萬至幾十萬,骨髓白細胞呈顯著增生,可高達95%以上。
血液病感染的類型
1.細菌感染:免疫缺陷患者,在八十年代前以革蘭氏陰性菌(G-)菌感染為主,特別是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及克雷白菌屬等為常見致病菌。隨著半合成青霉素及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的出現,以及抗G-菌抗菌素的聯合應用,某些地區G-菌感染發生率已減少,而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草綠色鏈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G+)感染有逐漸增多趨勢。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對重癥血液病患者中的發生和死亡的重要性正在增加。據報道RNA和DNA病毒都很重要,絕大多數為再發感染,感染常常呈局限性或自限性,但由于疾病活動性和細胞毒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感染可能更頻繁及更嚴重,時間也會更長。病毒所致的粘膜損傷可使細菌和霉菌叢生而導致的繼發性感染危險性增加。單純皰疹感染最為常見,多發生在口周、口腔、食管及會陰部,帶狀皰疹亦較多見,尤其易見于長期大劑量化療及骨髓移植患者。無過去感染者可發生嚴重水痘。巨噬細胞病毒感染普遍存在,可來自隱伏病毒的再激活或因輸血而獲得,是骨髓移植患者被檢出的最常見的機會性病原體,易發生間質性肺炎,是骨髓移植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3.霉菌感染:初始憑經驗使用抗生素的作用、長期粒細胞減少以及抗生素引起的菌群變遷已使感染有關死亡的原因從細菌轉為霉菌和病毒。臨床診斷率低,應重視經驗性診斷。彌漫性霉菌感染通常在死后才能作出診斷。霉菌感染以白色念株菌、光滑球擬哮母菌、曲霉菌、毛霉菌及熱帶念株菌為多見,偶爾也可見隱球菌感染。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為常見,主要來源于患者的消化道,可引起重度的口咽部粘膜炎和食管炎,嚴重者造成霉菌敗血癥播散全身,如肝、脾、腎、肺等臟器,并可在局部形成微小膿腫。其次為曲霉菌感染,主要因吸入空氣中的曲霉菌孢子,在肺部形成炎癥,進而產生小膿腫。霉菌感染多數先局限在一個臟器,最后經血行播散至全身各臟器。大約21%的霉菌感染的患者發生全身血行播散。約1/3的患者霉菌感染可合并其他致病菌感染,或幾種霉菌混合感染,即二重或三重感染。
(責任編輯:吳敏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