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起應做人生中第一次腸鏡檢查
大腸癌在腫瘤中有“富貴病”之稱,表明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著密切聯系。然而,隨著生活方式轉變,大腸癌的患病率不斷提高,而我國大腸癌患者的早期診斷率不足10。專家提醒,對腸鏡檢查不要敬而遠之。大腸癌是一個可以預防、早診早治的惡性腫瘤。由于預防意識和健康意識的淡漠,無癥狀的健康普查還沒有成為全民的觀念,許多人對腸鏡檢查敬而遠之。臨床上,很多病人幾年前就已出現便血癥狀,卻一直自以為是痔瘡,甚至因害怕腸鏡檢查而一拖再拖,把疾病拖至晚期。
事實上,大腸癌的發生發展經歷了從良性的腺瘤到早期癌再到晚期癌的漫長過程,腺瘤癌變的過程一般在5-10年。因此,改變高脂、高熱量、低纖維素等不良飲食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參加腫瘤的健康篩查對于防治大腸癌至關重要。專家建議,對于普通人群的大腸癌檢查,開始年齡為50歲,每年檢查大便隱血一次,每5年檢查纖維結腸鏡一次;有大腸癌家族史的親屬,起始檢查年齡應從40歲開始;對于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成員檢查應從家族最年輕腸癌患者發病年齡減10歲開始檢查。
大腸癌:發病率年遞增2%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是直腸癌和結腸癌的統稱,此病多發于中老年人。2007年全球新病例120萬,死于大腸癌63萬,而且發病率不斷上升,每年遞增2%。專家介紹說,目前,大腸癌的發病率上升很快,這是一個全國性的趨勢,這與生活方式西化有密切關系,高脂、高熱量飲食的攝入,粗纖維膳食的減少導致了此類疾病的增加。他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廣東大腸癌大約在癌癥中約排第七八位,但現在,已經上升到第三四位。在上海,大腸癌的發病率已經上升到第二位。
大腸癌癥的發病比較隱蔽,主要表現為早期大便習慣的改變,但往往被病人所忽略,這其中,有一類大腸癌是以家族性的息肉為發病基礎,對于這些人群來說,如果有直系親屬在50歲以前得過大腸癌,該人群需要在40歲的時候就接受腸鏡篩查。
專家表示,跟西方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的大腸癌發病率還是偏低,但是我們的發病增長速度卻是在不斷地增加,提醒道,“通過腸鏡查出有腺瘤的人群,一年后需要跟蹤篩查,如果檢查發現腺瘤沒有復發,可以3年后再查一次以減少癌變的可能。”
部分肝轉移患者,術前用點化療
專家們同時指出,隨著新的治療方案的不斷出現,使得早期患者可以治愈,晚期患者的生命可以不斷得以延長,“對于有部分肝轉移的大腸癌患者,主張在術前用點化療,這樣可以將瘤體縮小,以便于手術切除。”近年來,隨著消化道腫瘤診斷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的治療方案的不斷出現,使得早期患者可以治愈,晚期患者的生命不斷得以延長,其中治療指南中列入的樂沙定在消化道腫瘤治療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并成為消化道腫瘤治療的基礎用藥。
如果你有以下癥狀需警惕
1.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或出現便秘,或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
2.便血。這是所有大腸癌的早期癥狀之一,但不同部位的大腸癌出現便血的時間和性質有所不同。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條的一側附有新鮮血痕。少數病人便后隨之排出較多量滴狀的新鮮血液;
3.排便疼痛。約有50%的直腸癌患者排便時有疼痛感,程度有輕有重;
4.腹痛或腹部腫塊。大腸癌一般伴發腹痛,是因為腫瘤長大,堵塞腸管所致;升結腸癌還較常出現腹部腫塊;
5.全身衰弱,貧血,消瘦,乏力。
更多癌癥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