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 別再給腫瘤滋生蔓延的土壤
惡性腫瘤已經成為人類死亡構成的重要病因,每年全世界約有700多萬人死于癌癥。我國從1957-1995年對部分城市人口死因進行的統計表明,腫瘤在死因構成順位已從1957的第七位上升為第二位(1995),在部分城市則已排在首位。而且從70年代到90年代,腫瘤死亡率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由83.65/10萬上升至108.26/10萬,尤其是男性從96.31/10萬上升到134.91/10萬,增長達38.60%.
20世紀中期開始,化學致癌問題引起人們高度關注。因為發現:①腫瘤發病和死亡率不斷增高,發癌年齡年輕化;②遺傳因素和某些病毒雖可誘發腫瘤,但并非導致腫瘤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③環境化學污染與腫瘤患病率密切相關。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Higginson(1969)從腫瘤患病率的地區差異與環境化學污染的相關性出發,認為60%~90%的人類腫瘤是環境化學污染所致。雖然在致癌作用機制最終闡明之前,要準確估計各類致癌因素在致癌作用中的貢獻是困難的,但是環境化學污染無疑是很重要的原因。
致癌可能殺手:外界環境污染
醫院腫瘤科主任指出,絕大多數的癌癥不是僅由內因或外因引起,而是由多種因素,內外因交互、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外因主要是環境因素。腫瘤流行病學研究表明,90%以上的惡性腫瘤與環境有關。環境因素包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幾乎所有物質,如食物、水、空氣、藥物、化學物品、放射線以及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環境可分為生物、理化和社會環境三大部分,其中主要是化學物質。因此,有的專家指出,現今癌癥發生率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化學物品所造成的。
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密集、污染嚴重、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人們精神高度緊張,生活節奏加快,加重了精神上的負擔。同時人類生活在有眾多致癌因素的環境里,致使有人患癌,而大多數人則終生不患癌。這說明人體自身的內在因素對癌癥的發生與否起到重要的作用。通俗地說,突變的細胞就像“種子”,身體的內環境就像“土壤”。有了癌的種子,又有適合癌癥細胞生長的土壤,加上外環境作為肥料,這樣的腫癌才得以生長。
更多癌癥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