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早期有哪些癥狀
?、賰和?0歲以上的女性是多發者,男女之比為1:2.4.早期缺乏特征性臨床表現,但95%以上的病人均有頸前腫塊,尤其是孤立的、不規則的、境界不清楚的、活動性欠佳的硬性腫物,應特別子以警惕。
②除了腫物外還有下列癥狀:病人聲音嘶啞或飲水時嗆咳;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耳、枕、肩部有放射性疼痛;頸部靜脈受壓擴張或出現眼裂、瞳孔縮小;同側或雙側淋巴結腫大等。凡出現上述癥狀者,更應該高度懷疑甲狀腺癌的可能。
?、圩麽樜毎麑W檢查。此法為甲狀腺癌最可靠的診斷方法之一,其正確率達到80%以上;術中快速冰凍切片檢查是甲狀腺癌的關鍵性診斷手段,其正確串近90%;石臘切片病理檢查為甲狀腺癌的最理想的診斷措施,正確率可以達到100%。
?、茴i部甲狀腺的B超和同位素掃描等。
總之,只有病人自己提高警惕性,早期發現頸前腫物,早期到醫院診斷,才有希望得以早期手術根治。
醫甲狀腺癌是頭頸部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一2%,女性多見。絕大多數甲狀腺癌都發生在青壯年。
由于它病理類型較多,生物學特性差異很大。低度惡性的甲狀腺癌有時可自然生存10年以上,有的甚至有肺部轉移還能帶病生存5年左有,但高度惡性的甲狀腺癌可以在短期內死亡。
絕大部分甲狀腺癌的發生來自濾泡上皮,少數可來自濾泡旁細胞,極少數來自甲狀腺的間質。臨床上常把甲狀腺癌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末分化癌和髓樣癌四種。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惡性程度最低,預后較好。未分化癌屬高度惡性,髓樣癌的惡性程度介于兩者之間。
濾泡狀癌是以濾泡結構為主要組織特征的另一種分化好的甲狀腺癌,占甲狀腺癌總數的10%一15%。濾泡狀癌多見于4060歲的中老年婦女,病程較長,生長緩慢,腫瘤邊界清楚,有包膜感,和甲狀腺腺瘤很相似。原發灶一般是單個,有時也可是多個。腫瘤大小不一,呈圓形、橢圓形或結節狀??呻S吞咽移動,多無痛或疼痛不明顯。有時很早就出現血道轉移,但頸淋巴結轉移要比乳頭狀癌為少。少數濾泡狀癌浸潤和破壞鄰近組織,可出現呼吸道阻塞等癥狀。
乳頭狀癌是一種分化較好的甲狀腺癌,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約占甲狀腺癌總數的3/4.大部分病例除甲狀腺區有一無痛腫塊外,很少有其他癥狀。病變發展緩慢,病程較長,易被疏忽,從而延遲就診,首次就診時平均病程已有5年,個別可長達10余年。乳頭狀癌常伴有同側淋巴結轉移,轉移的淋巴結大多在頸內靜脈周圍,很少轉移至頜下淋巴結,也可進一步轉移至頸后三角或向下至縱隔淋巴結。由于進行性浸潤的破壞和壓迫,可產生一系列嚴重的癥狀和體征。如所致的氣管狹窄引起呼吸困難,腫瘤侵犯氣管腔可產生咯血或大出血;食管受累后可發生吞咽困難;喉返神經受累后可致聲音嘶啞等。乳頭狀癌也可經血道轉移至肺、脊柱等部位。
未分化癌占甲狀腺癌總數的5%一10%,臨床比較少見,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病程短,發展快。大多見于老年男性。主要表現為頸前區腫塊,質硬固定,邊界不清,常侵及周圍組織,不少病例的甲狀腺幾乎全被癌腫取代?;颊叱0橛型萄世щy、呼吸不暢、聲音嘶啞和頸耳區疼痛等癥狀,兩頸常可觸及腫大淋巴結,血道轉移也較常見。大多數甲狀腺未分化癌首次就診時已經失去了積極治療的機會。
髓樣癌這是一種來自甲狀腺濾泡旁細胞的癌腫,占甲狀腺癌總數的3%一10%,是一種中度惡性的癌腫,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大多是散發性,約10%為家族性。由于髓樣癌來自甲狀腺濾泡旁細胞,而該細胞又起源于神經嵴的內分泌細胞,可分泌若干生物活性物質。如5輕色胺、前列腺素、降鈣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臨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狀腺癌一樣有甲狀腺腫塊和頸淋巴結轉移外,還有其特有的癥狀。如約30%的患者有慢性腹瀉史并伴有面部潮紅等類似類癌綜合癥。這是由于腫瘤分泌5經色胺和前列腺素促使腸道蠕動加速所致,甲狀腺原發灶和頸轉移灶切除后,這類癥狀可以消除。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