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康復”:簡單卻復雜的運算
筆者早在85年就患“原發性肝細胞癌”,至今已與“癌王”打了十幾年“交道”,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得出一個“公式”,即:
癌癥康復=科學×(醫療+自養)
這個“公式”意味著什么呢?略解如下:
第一,“癌癥康復”首先必須依靠“科學”,并且一定要用“科學醫療”+“科學自養”兩腿走路,才能最大限度延長“生存期”,甚至基本康復,離開了“科學”及“科學”指導下的“兩條腿走路”方針,“癌癥康復”就要受挫,輕則“勞民傷財”,重則“人財兩空”。我調查和統計了全國許多癌癥病例,凡是“生存”下來的,基本都符合此“公式”,凡是“走”了的,都或多或少違背了此“公式”。這是因為癌癥是一種全身性“惡疾”,其特點是“發展快、治愈難、康復慢”,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醫,客觀上只有依靠“科學治療”,主觀上只有依靠“科學自養”,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死亡率”,提高“康復率”。
第二,“科學醫療”的含義有兩個主要方面,一是對癌癥的診、治方法要科學、先進,做到“不誤診、不誤治”(為此,癌癥病人“就醫”最好去腫瘤醫院或綜合性大醫院,一般說來,他們的技術含量要高一些);二是一旦確診為“癌癥”,“治療方案”要選擇得科學合理(即盡可能地適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對證論治”)“癌癥”是千差萬別出心裁,即使是同一種“癌”,不同人的“癥侯”及“癥狀”也不相同,治癌絕不能吃“大鍋飯”,“一張方子治百病”,“一種方案治百癌”的簡單做法,均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根據病人不同情況,確定不同方案,開展綜合治療”;有些醫院把癌癥病人視為“死馬當活馬醫”的行為,也是不對的,易使一些醫務人員在癌癥病人的治理上產生“信心不足,責任心不強,治死不算事故”等消極錯誤行為,若腫瘤病房的醫護人員,他(她)們亦能從思想上“堅信癌癥≠死亡”,從醫護上“精心治理”,從態度上,“熱情關懷癌癥病人”,那就一定能夠提高“治愈率”。
第三,“科學自養”的含義,一般有四個方面:
⑴癌癥病人自身應具有“科學的思想方法”。當今,“癌癥”已是常見病、多發病,治癌的方法“層出不窮”,“十個癌,九個埋”的時代早已過去,隨著科學的進步,“癌癥≠死亡”已經成為現實,因此,癌癥病人對癌癥的恐懼情緒、緊張情緒、悲觀情緒是沒有根據的,必須去掉,相反應該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去戰勝癌癥。癌癥病人在心理上要保持“樂觀情緒”,尤其是在遇到轉移、擴散、癌痛等“特困”時期,更要發揮“精神”作用,應當力爭實現“自我心理療法”。
⑵癌癥病人自身應學會“科學的飲食療法”。所謂“飲食療法”就是要把“吃飯問題”當作“治療”手段一樣來抓,“食療”(包括“藥膳”)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國外三十年代才提出“飲食療法”,所以我們這些癌癥癥人必須充分發揮祖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做好“飲食抗癌”這篇“文章”。這方面內容豐富,我們可以逐步實踐,至少應做到科學配餐、合理榮養、葷素搭配、全面飲食及把住口關,保護脾胃等等,實踐證明,癌癥病人,只要保護住良好的“食欲感”就一定能夠戰勝癌癥,相反,如果因“飲食不當”或“治療不當”,破壞了病人的脾胃,使之不能“進食”了,那“康復”就失去了希望,所以,癌癥病人什么時候都不能輕“食療”去重“藥療”,否則就會“本末倒置”而“得不償失”。
⑶癌癥病人自身應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眾所周知,“生命在于運動”,“癌癥康復”也離不開(適當)運動,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步行”是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健身方法,并指出“每人每天走一萬步就能保持健康”,而巧合的是“郭林新氣功”恰恰是“步行”為主,即是“步行”,又是“氣功”,因此,既能健身,又能防病、抗癌,真是不可多得!由于“新氣功”吸取了傳統氣功中的“精華”,又吸收了中、西醫理論,故是一種不帶任何迷信的“純科學”的“氣功”,所以稱之為“新氣功”。幾十年來,全國乃至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抗癌成功者”的實踐證明,它是癌癥病人康復“最有效的鍛煉方法”,癌癥病人在進行各種治療的同時,若能堅持“天天練功”,并“吃透”功理功法,“用我之心,使我之氣,適我之體,治我之疾”,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⑷癌癥病人自身應學會“(簡單的)醫療保健”。“人人會自我保健”,這些都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要求,作為癌癥病人,“病在眉急”,應當率先實現,而首要的問題是學習“衛星保健知識”,只有懂點“醫療科普知識”,才能防止“亂投醫”、“亂用藥”。當今,“市場經濟的特點”正在抓住“癌癥病人舍得花錢抗癌的特點”,從四面八方向癌癥病人襲來,偏方、偏法、假醫、假藥“滿天飛”;癌癥病人若不懂點“醫療保健”,甚至“迷信醫生”,“迷信藥物”,“迷信鬼神”,那就非上當受騙不可,實踐證明,癌癥病人要想早日康復,就得力爭早日成為“醫生”。
總結上述,康復“公式”不外乎兩個方面,即“主觀”與“客觀”,客觀上按上述內容要求做到“科學醫療”,主觀上按上述內容要求實現“科學自養”,醫生(醫院)、病人(家庭)相互配合,癌癥康復效力就一定能夠提高。
癌癥的“誘發”目前尚無確切定論,但與病人“免疫力”有關,卻是肯定的,上海中山醫院腫瘤病理學家許良中教授曾述文《提高“免疫力”是治癌之本》,這個“結論”應該說是“科學的”,筆者認為“免疫力”的提高,除了“醫療”之外,“自養”也是不可缺少的,古人云“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對“癌癥康復”完全適用,所以,筆者在這里向癌癥病友推薦上述“公式”,并加了自己的解釋。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