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導致淋巴瘤高發 早期四法提高淋巴瘤確診
醫學指導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中心 羅榮城教授
近來,陳凱歌最新電影《搜索》的熱播,使得淋巴癌也成了熱門搜索詞,很多人都想知道淋巴癌到底是一種什么疾病,在中國是一個什么樣的發展現狀,哪些因素可以導致發病?對此,家庭醫生在線采訪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中心羅榮城教授。
淋巴瘤好發于中年人 全球發病率排名第九
據羅榮城教授介紹,現在通常所說的“淋巴癌”,醫學上其實被稱為“淋巴瘤”。惡性淋巴瘤根據其病理特點分為兩種:霍奇金淋巴瘤和費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費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約占中國淋巴瘤患者的80%,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血液系統腫瘤,而霍奇金淋巴瘤只占15%~20%。
羅榮城教授說:“任何年齡都可能得淋巴瘤,但主要還是以20~40歲人居多,40歲是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年齡高峰?!蔽覈洏藴驶罅馨土龅目偘l病率男性明顯多于女性,城市發病率高于農村。目前全球惡性淋巴瘤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呈低齡化趨勢,其發病率已躍居第九位,每年以4%至5%的速度增加,已成為臨床上十分常見的腫瘤。羅主任還詳細的介紹了我國淋巴瘤發病比例,現在在我國,淋巴癌的發病率約為3.5/10萬,新發患者每年約4.5萬人,死亡人數超過2萬人。
淋巴癌高發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在介紹淋巴癌發病因素時,羅榮城教授主要從三個大的方面來闡述:主觀因素,客觀因素,遺傳的傾向性。
主觀因素
1.一個人的性格因素。
一個人如果太爭強好勝,會加重身心的負擔,從而身體各種免疫力就會降低,因此,淋巴瘤發病的幾率就會高。
2.周圍朋友圈和家庭圈子是否祥和也是淋巴瘤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周圍圈子感情融洽很祥和,那么得淋巴瘤的幾率會小很多,反之,幾率就會大很多。
3.個體的生活習慣。
一個經常熬夜,睡得少的人患淋巴癌的幾率高。另外,吸煙等也可能導致淋巴瘤發病幾率增高。
客觀因素
1.淋巴瘤目前確切的病因尚不明確,但其發病常常與病毒感染有關。如上呼吸道的EB病毒,T細胞病毒,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
2.長期情緒壓抑、過度緊張、壓力過大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也可能成為淋巴瘤高發的因素。
3.羅榮城教授特別強調燈光因素對淋巴癌的發病影響。經過國際的一項調查得知,光污染是一種嚴重的致癌因素。因此,羅主任建議人們最好關燈睡覺,一方面有利于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節約資源。
4.長期普遍接觸化學物質,如砷、苯等化學物質可導致淋巴癌發病增多。
5.免疫缺陷、環境致癌物、電離輻射等也可能是導致淋巴癌發病的病因。
遺傳的傾向性
羅教授說:“遺傳性與遺傳傾向性有明確的區別,遺傳傾向性是指孩子從父母基因中遺傳得來的一種易感基因,這種易感基因更容易發生某種疾病。某些腫瘤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性,如果父母都得了某種腫瘤,那么子女得這種腫瘤的幾率就會高于那些父母沒有得這種腫瘤的人群。但淋巴瘤目前還沒有明確的遺傳傾向性?!?/p>
淋巴瘤容易被誤診 四方法提高確診率
淋巴瘤發生在人類身上任何部位,體表淋巴結、縱膈、咽部、鼻腔、腹部、胸部、皮膚、骨髓等等,所以在臨床上容易出現誤診。面對我國高發的淋巴瘤現狀和復雜的發病部位,羅榮城教授主要介紹了四個方法提高淋巴瘤確診率:
1.臨床特征
臨床特征主要是無明顯原因的進行性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2.病理活檢
病理活檢是惡性淋巴瘤的金標準,也是淋巴瘤分子分型和個體化治療的重要依據。惡性淋巴瘤有很多亞型,目前它的分類已經從單純組織細胞學分類到結合免疫學表型、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特征等階段。各個不同的亞型治療的策略和方案不一樣,所以根據其分子分型不同選擇不同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是當今最好的醫學模式。采用流式細胞、免疫組化、FISH和基因檢測等技術達到準確分型是取得好療效的前提和保證。
3.影像學診斷
CT、MRI、PET-CT、超聲內鏡等對了解腫瘤侵犯部位程度、臨床分期、療效觀察和發現復發病灶都有重要意義。
4.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骨髓功能和骨髓象、肝腎功能、腫瘤標志物等。
本文受訪專家簡介:
羅榮城,我國著名臨床腫瘤學專家,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副院長兼腫瘤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教授、主任醫師。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兼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CSCO)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青年腫瘤專家論壇主席,廣東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廣東省醫學會腫瘤學會主任委員,廣州抗癌協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常委等學術兼職。主要從事腫瘤學醫教研及醫院管理工作。
醫療特長:
主要從事臨床腫瘤學醫、教、研工作,在腫瘤生物與免疫治療、化療、放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和微創治療等方面有較深造詣,是我國腫瘤生物治療、多學科綜合治療和循證醫學模式的積極倡導者和開拓者,在腫瘤生物治療的臨床應用和基礎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力。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分子診療和生物治療。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