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腫瘤對放療的敏感度不同
腫瘤對放射線的反應即為腫瘤放射敏感程度。不同腫瘤對放療的敏感程度不同,表現為用同樣的照射劑量、時間和照射野而各種腫瘤產生程度不同的反應。
影響腫瘤放療敏感程度的因素很多且極為復雜,有的至今還不清楚。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腫瘤的組織來源不同,對放射線的敏感程度不同。起源于對放射線敏感組織的腫瘤,較起源于對放射線抗拒組織的腫瘤對放療敏感程度高。如起源于淋巴類組織的惡性淋巴瘤和起源于軍丸組織的精原細胞瘤對放射線照射的敏感性高,而起源于胃腸的腺癌則放療敏感程度就低。
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不同,放療敏感程度也不同。同一類腫瘤,分化程度越差,即惡性程度越高,增殖能力越強,也即生長越快對放療越敏感。如I級星形細胞瘤對放療不敏感,而Ⅱ、Ⅲ級星形細胞瘤則相對敏感。但也有少數惡性程度高的腫瘤對放療不敏感,如惡性黑色素瘤等。
腫瘤生長方式對放療敏感性也有影響。凡向表面生長的腫瘤,如表淺型和菜花型,對放療較敏感,而向深部浸潤生長的如浸潤型和潰瘍型腫瘤,敏感性差。
病期的早晚對放療敏感也有影響,早期腫瘤體積小,血運好,乏氧細胞少或無,對放療敏感而易于被殺滅。當腫瘤已屬晚期,體積增大,腫瘤血運較差,乏氧細胞增多,有時甚至出現中心部缺氧壞死、液化,放療敏感性則降低,治療效果差。
哪些腫瘤對放療敏感?
對放射線敏感的腫瘤有:視網膜母細胞瘤、鼻咽癌、卵巢癌中的無性細胞瘤、睪丸精原細胞瘤、腎胚胎瘤、惡性淋巴瘤等。
對放射線中度敏感的腫瘤有:成骨肉瘤、纖維肉瘤、脂肪肉瘤、惡性黑色素瘤等。
對低敏感性的腫瘤:放療效果較差,但這并不是說腫瘤的放射敏感性與放療治愈率成正比。有的腫瘤放射敏感性高,雖然局部療效高,腫瘤消失快,但由于其惡性程度高,遠處轉移的機會多,臨床根治也是較為困難的。 具體的治療原則應根據病理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后,病人家屬與主治醫生共同協商后決定。
臨床上“放療”分為體內照射與體外照射。
體內照射:是把放射源直接插入腫瘤內(如皮膚癌、舌癌等),或器官內腔(如食管、子宮頸)進行照射,分別稱為組織間照射和腔內照射,現在多采用放射源后裝技術進行體內照射。
體外照射:是距離人有一定距離,集中照射某個部位,按照射距離的不同,分為近距離(15-40厘米)照射和遠距離(60-150厘米)照射兩種。
它們的區別在于:體內照射的放射源強度較小,故療距離較短,大部分能量被吸收;體外照射的大部分射線能量被屏敝,只有少部分能量達到組織。體外照射的射線經皮膚、正常組織達到腫瘤,隨不同腫瘤的耐受量和敏感性,要選擇不同能量的放射線種類和采用多野照射技術。
(責任編輯:謝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