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中藥已被《國家藥典》禁用,有腎毒性還致癌,別再以為是好藥
王老伯今年65歲了,半年前被查出來患有慢性腎炎。雖然及時就醫控制住病情,但是由于年齡大了器官機能衰退,沒有辦法根治。上個月王老伯認識了在公園里一起遛鳥的陳大爺,攀談之下得知陳大爺是中醫迷,并且對中醫藥頗有自己的見地,于是咨詢了一下,自己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調養。陳大爺問了王老伯平時有哪些癥狀后,推薦他試試黃芪泡水喝。于是王老伯就開始堅持黃芪泡水,一個多月后,身體卻變得更加弱了。女兒得知后,把他狠狠罵了一通,并且告訴他黃芪會加重腎炎。
到底黃芪加重腎炎的說法是真的嗎?
事實上有3種中藥確實是會有腎毒性,而且已經被《國家藥典》禁用,但是當中并沒有黃芪。
黃芪傷腎?到底是哪些人不能喝?
黃芪會傷腎這個說法其實并不科學。腎內科醫生表示,黃芪經過研究發現,對腎臟是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中醫則認為,黃芪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可起到補氣升陽、益衛固表等作用。現代多項研究更是發現,黃芪可幫助增強身體免疫力、利尿、抗菌以及抗應激等。對于不適合的人來說,用黃芪泡水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尤其是以下5類人。
1、經期中的女性
黃芪是具有補氣升陽、益氣攝血的溫性中藥,經期的女性服用,容易引起氣血紊亂,從而導致經期異常。
2、感冒發燒的人
黃芪有固表作用,可幫助身體預防外邪入侵。然而在感冒時,飲用黃芪,等于把已經入侵了的外邪關在體內,這樣就不利于病情恢復。
3、懷孕的女性
黃芪具有利尿和補氣的功效。對于孕后期的準媽媽,本身排尿次數就較多了,再喝黃芪利尿會影響正常生活,也容易導致胎兒過大。
4、肺結核患者
肺結核患者服用黃芪是會容易加重病情的,日常要盡量減少服用,就算真的有需要服用,也要在醫生建議的下按劑量服用。
5、腎陰虛者
腎陰虛的患者,使用黃芪是不對癥的,不僅不能夠緩解自身癥狀,還會進一步讓癥狀加重。
黃芪雖然不會導致腎毒性,更不會致癌。但盲目食用也可能導致不適,建議食用前要由專業醫生指導,避免藥不對癥反而威脅健康。
3種中藥已被《中國藥典》除名
黃芪不會對腎臟造成損傷,但是有某些中藥可是會有這個問題。
馬兜鈴酸是可以致癌的,這個觀點已經被廣泛認可。據研究,目前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一共有600多種,其中我國有40多種,含有的成分多少各有不同,例如廣防己、馬兜鈴、關木通、青木香、天仙藤、細辛等,這些藥材多用來消炎、止痛、祛風濕。由于馬兜鈴酸具有極強的腎毒性和致癌性,目前大量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已經被多個國家和地區禁用。
中國國家藥監局自2003年起,取消了廣防己、關木通、青木香的藥材標準,規定這幾種藥物不允許使用、銷售,且規定含馬兜鈴、天仙藤等的中藥藥物需嚴格按處方藥來管理。
在2015版《中國藥典》中,僅收錄了天仙藤、細辛、馬兜鈴三種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廣防己、關木通、青木香等馬兜鈴酸含量高的藥物,已被除名。
此外,天仙藤、細辛、朱砂連等中藥也需要注意,這些中藥內也含有馬兜鈴酸。盲目服用容易引起腎小管壞死,導致面部、全身浮腫、尿頻尿急等癥狀出現,甚至會發展至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給生命安全帶來威脅。有必要服用的話,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按照安全劑量服用。
中藥容易購買,也常被中老年人接受甚至追捧,但是事實上中醫藥也有用藥標準和規范,因此使用中藥,建議要在醫生那里取得藥方,按照醫囑服藥。而且中藥需要按照病情調整配伍,不能千篇一律地復方,一定要定時隨診,才能取得療效。
(責任編輯:家醫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