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有家族遺傳病史嗎?結腸癌都需要做什么檢查?
結腸癌是常發生于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發病原因主要有高脂肪和低纖維生素飲食有關。結腸癌的患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腹脹、消化不良、排便習慣、腹痛、粘液膿血便,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貧血、消瘦、下肢水腫等癥狀。臨床上的很多結腸癌患者都具有家族患病傾向,那么結腸癌屬于家族遺傳病嗎?接下來就請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李發輝詳細的對結腸癌的相關知識做出解答。
結腸癌有家族遺傳病史嗎?
結腸癌有遺傳傾向,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傳病。有一類家族性息肉病極其容易出現惡變情況,并且具有明顯的遺傳性;但是另外一些結腸腫瘤發現與基因有明確相關的因素。所以目前可以確定結腸癌有遺傳傾向,但需要注意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傳病。
結腸癌需要做什么檢查?
結腸癌需要做結腸鏡、病理學檢查,通過糞便潛血以及糞便基因檢測才能夠進一步確診。痔瘡術后注意事項有調整飲食、改善排便、肛周的清潔衛生。要做到便后沖洗,定時上藥,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谷類及高纖維食物,在增加便量的同時預防大便干硬。
腫瘤標記物檢測對結腸癌的診斷有什么意義?
腫瘤標志物檢測對結腸癌診斷的作用及意義在于判斷腫瘤復發的可能性。腫瘤標志物跟腫瘤的大小不成正比,部分正常人因為抽煙也可能出現癌胚抗原升高的表現。結直腸腫瘤標志物的意義在于判斷術后有沒有復發的可能,如果術后6個月以后,腫瘤標志物持續升高,已經超過35μmol/L,就考慮復發和轉移的可能。
結腸癌的患者在診斷之后一定要進行及早的治療,早期可以采取內鏡微創治療,對于中晚期的患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化療、免疫治療、中藥治療為輔,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復發率。在進行手術治療時一定要盡量保護盆腔內的植物神經,保護患者的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責任編輯:盧欣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