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詠因癌去世 應該如何預防癌癥?
深受大家喜愛的著名主持人李詠,年僅50歲,因癌逝世,消息傳來令人震驚、痛惜。
“癌癥”,仍是目前令人色變的疾患,它奪去了許多人的健康和生命。
醫學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癥”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
癌癥,之所以可怕,主要是癌癥不同于任何疾患的特性:癌癥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征。
其次,盡管癌癥的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具有致癌、促癌、演進三個過程。但是,患病早期,患者基本覺察不到癥狀,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在發病后才檢查,所以往往是癌癥晚期。即使有一些人堅持體檢,但是在癌癥早期,腫瘤的體積很小,而且一般位于身體較深的部位,如胰腺癌、卵巢癌、縱隔腫瘤等生長部位較隱匿,因此常規體檢以及影像學檢查難以發現。再者,如上所述癌癥最狡詐的特征之一是浸潤轉移。有些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癥,原發病灶很小時就可能已發生了血行播散或淋巴道播散。例如,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病變惡化快,當X-射線檢查發現肺部的小結節時,癌癥可能已經發生全身廣泛轉移。
再則,現有的治療手段無論是手術、放療、化療,還是藥物治療都有各自的局限,難以徹底治愈癌癥。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人們工作壓力大,且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癌癥發病率越來越高。但癌癥并不是無藥可治。國際抗癌聯盟認為,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癥如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癥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
從現在情況來看,癌癥被治愈的例子不少,如美國前總統毛倫·里根是個“抗癌壽星”,74歲開始連續2年內遭遇結腸癌、前列腺癌以及皮膚癌等3種癌癥。里根先后多次手術并使用抗癌藥物,最終活到93歲因老年癡呆癥病逝。在其去世前最后一次全身檢查結果顯示其周身均無癌細胞。
不過,普通人沒有里根那樣的條件,所以更要重視自己的健康,防病于未然尤為重要。以下為世界癌癥基金會和中國癌癥基金會曾聯合提出的防癌12條建議:
1、戒煙限酒。這是防治所有慢性病的必要舉措。
2、保持良好心態。這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在正常體重范圍內盡可能瘦。不包括糖尿病病人。
4、每天至少從事30分鐘身體活動。走路是最好的運動。
5、避免喝含糖飲料。限制攝入高能量食物。
6、多吃各種蔬菜、水果、全麥和豆類。
7、限制紅肉攝入,避免攝入加工的肉制品。
8、男性每天不超兩份酒,女性不超一份(一份酒精含量10-15克)。
9、限制鹽腌食品或用鹽加工的食品。熏制食品也要少吃。
10、不用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癥。醫護人員吃保健品的并不多見。
11、母親對嬰兒最好進行6個月全母乳喂養,減少乳腺癌的發生。
12、癌癥患者治療后應遵循癌癥預防建議。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