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肉瘤和脂肪瘤的區別
來源于間葉組織(包含結締組織以及肌肉)的惡性腫瘤被叫做“肉瘤”,一般生長于皮膚或皮下或骨膜和長骨兩側。骨肉瘤以年輕人最對,一般生長于四肢長骨的兩側,特別是股骨下部和脛骨上部和肱骨上部最為常見。骨肉瘤生長快速,病程較短,起初在皮質內生長,可漸漸向骨髓腔方向發展,有時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圍軟組織,容易引發病理性骨折,常見的還有平滑肌瘤和淋巴肉瘤以及滑膜肉瘤等,初期即可發生血行轉移。肉瘤屬于惡性腫瘤的病變。
脂肪瘤是一種多見的軟組織的良性腫瘤,是成熟脂肪細胞構成的,可生長于身體任何有脂肪的位置。多發于肩部或背部或頸部或乳房以及腹部,其次為四肢的末端(如上臂或大腿或臀部)。較多在皮下,稱為淺表脂肪瘤,偶爾也生長于肢體深部以及肌腹之間,稱為深部脂肪瘤。患者年齡多較大,多見于40到60歲的中年人,少年兒童較少見。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長,可深達骨膜,但很少侵犯鄰近骨骼。脂肪瘤很少惡變,手術易切除。
脂肪瘤的病因目前并沒有完全明確,可能與炎癥刺激結締組織變性或脂肪組織代謝異常以及障礙或腦垂體前葉性腺激素水平分泌異常或先天性發育不良或腸道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約1/3多發性脂肪瘤患者可有家族史。
人體內含一種“脂肪瘤致瘤因子”。一般情況下,這種致瘤的因子是一種失活的狀態,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病,如果在各種內外環境的誘因的影響下,這種脂肪瘤致瘤因子就會處于活躍狀態,具有部分的活性,在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的時侯,機體內的淋巴細胞或單核的吞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對致瘤因子的管控能力降低,另外加上體內的內環境的改變,慢性炎癥刺激或全身脂肪代謝異常等誘因的條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進一步增強與機體的正常細胞中某些基因片段相結合,形成基因非正常的突變,使正常脂肪細胞與周圍組織細胞發生一種非正常增生現象,導致脂肪組織沉積,向體表或各個內臟器官突出的腫塊,即脂肪瘤。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