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大腸癌發現時已是晚期 哪些癥狀“暗示”大腸癌?
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大腸癌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如今,大腸癌已經成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但很不幸的是,在我國,近八成的大腸癌患者被發現時已經是晚期了,導致治療難度和治療成本大大增加,治療效果也大打折扣。那么,哪些癥狀是暗示大腸癌的癥狀呢?
哪些癥狀“暗示”大腸癌?
1、便血
大便帶有鮮紅色的血跡,是大腸癌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這主要是由于大便與腫瘤表面摩擦導致破損出血導致。隨著腫瘤不斷生長而出現壞死、潰瘍等,這是大便中不止有鮮血,還可能有分泌物增多,甚至有濃狀分泌物與大便混合的情況出現。如果大便在腸道中。而且分泌物增多,便血量增大,血呈鮮紅色,當血液在腸道內存留時間越長,血色越暗。要注意的是需要和痣瘡,肛裂等便血鑒別。
2、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排便習慣改變也是大腸癌早期的一個顯著特點。比如之前排便是按時排便,而且有比較固定大便次數和大便質量。但是如果近期發生了常常便秘或經常一天拉好幾次甚至腹瀉等問題,而且持續了較長的一段時間。千萬不能大意,建議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排除腸癌的可能性。
三類人是大腸癌的高發人群
那么,哪些人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呢?中山六院院長蘭平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表示,以下這三類人群是大腸癌的高發人群:
1、壓力大的人
曾經一份關于對上千名健康得人和癌癥患者進行心理對比研究顯示,受到的精神壓力與結腸癌或者直腸癌的風險成正比上升,甚至要比精神壓力小的人高出十倍之多。
2、飲食習慣不好的人
大腸癌是一種與飲食息息相關的癌癥,對于大腸癌而言,它的發生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的飲食屬于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的飲食的話,那么久而久之,大腸癌很可能就會來找上你了。蘭平教授解釋道,由于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促進甲基膽蒽物質的分泌,致使膽酸分泌增加,被厭氧菌分解為不飽和的多不烴,因此這兩種物質成為致癌物質。纖維素量少,導致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增加,從而致癌物質與腸結膜接觸時間增加,癌變機會增多。
3、有家族病史的人
大腸癌患者中,有不少患者是具有腫瘤家族史,其中不少患者是屬于消化道腫瘤,因為細胞的基因改變,患者遺傳得到一種易感性,遇上激發此病的某種因素,組織細胞迅速生長,發展成為癌。所以,導致直腸癌的主要病因也與細胞遺傳基因突變有很大關系。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