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有什么特點?癌癥患者如何無痛生存?
癌癥患者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會產生疼痛,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所以如何護理癌癥患者癌痛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對于患者來說,一個好的護理方法會給患者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來說說關于癌痛的護理。
什么是癌痛?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調節的信息傳到神經中樞后引起的感覺,別名,癌痛,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種原因使50%~80%的疼痛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癌痛有什么特點?
癌癥疼痛有很多的特點。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疼痛比較劇烈。比如,人干活累了腰疼,這個比較輕,休息一下就好了。而癌癥疼痛起來很厲害,病人常常形容是疼的不想活了,痛不欲生。
另外癌癥疼痛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持續性疼痛,持續性時間比較長,出現以后很難消失,會不斷的存在。它是一個反復發生、持續存在,不斷加重的特點。另外癌癥疼痛和普通的疼痛相比還有一個特點,癌癥的同時常常伴有病人的心理,甚至于精神的變化。特別是心理異常出現比較多。比如說癌癥患者出現焦慮的現象非常普遍。
癌癥疼痛的另外一個特點,癌癥疼痛常常有骨組織和神經組織等多種組織損傷。所以,對單一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我們知道一般的疼痛,給他吃一種藥物就可以緩解,但是癌癥的疼痛種類比較多,是一種復雜性的疼痛,所以常常需要聯合的用藥。就是說同時給患者有好幾種藥,聯合治療才有效果。
癌癥患者如何無痛生存?
1、早發現、早治療
癌癥患者出現疼痛的原因多數是由于腫瘤生長或轉移直接侵犯或壓迫周圍組織內的感覺神經所引起,因此,要使是癌癥患者無痛,最好的辦法是就是早發現、早治療,把癌癥消滅在萌芽狀態,讓其無法致痛。其次,對于那些目前還無法做到早期診斷,或在發現時已屬中晚期的患者,也不能放棄對其癌癥本身的處理。經驗表明,對此類患者采取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和局部治療在內的各種措施進行積極治療,同樣可以明顯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
2、積極選用藥物止痛
藥物止痛主要適用于那些因各種原因無法對腫瘤本身進行積極治療或經治療后疼痛仍然存在的癌痛患者,為有效幫助此類患者止痛,WHO早在1986年就倡導在全球范圍內推廣“三階梯止痛法”,經過近20年的實踐和完善,目前該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簡單性和可行性均已得到各國專家的廣泛認可。大量研究表明,正確應用該方法,可以持續、有效地消除疼痛,減少藥物不良反應,降低癌癥患者因疼痛及治療所帶來的心理負擔,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其生活質量。由于三階梯止痛法目前在我國仍沒普及,眾多的癌痛患者仍在接受著不規范治療,并飽受其苦,所以,應積極加大該療法的宣傳及推廣力度。
3、注意心理療法,解除患者的精神負擔
研究表明,社會、心理、精神、文化等因素對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明顯影響,社會的歧視、親屬的厭惡、心理的孤獨等惡劣情緒會使疼痛加重,而對患者關懷、安慰、以及患者本身樂觀向上的精神則有助于打破疼痛的惡性循環,使疼痛減輕。因此,除社會各界應注意為癌痛患者創造輕松、熱情的氛圍,讓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樣融于社會外:患者本身也應盡量克服孤獨、絕望等不良情緒,積極參加各種社區活動,努力為家庭和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參與和奉獻的快樂化解肉體上的疼痛。
4、注意聯合用藥
癌痛患者根據需要可將上述各級止痛藥聯合應用(應注意同級藥物一般不聯用),或將其與其它可加強其止痛作用的輔助藥聯用。研究表明,適當的聯合用藥可明顯加強止痛效果,延緩藥物升級的時間。常用的輔助藥除抗抑郁藥外,還有安定、谷維素等。對腦、脊髓腫瘤所引起的疼痛,聯用強地松或氟美松等激素類藥口服,可加強止痛效果:新型抗驚厥藥加巴噴丁、抗癲癇藥拉莫三嗪以及老藥卡馬西平、慢心律、金剛烷胺等對癌癥引起的病理性神經痛(如腫瘤引起的三叉神經痛或術后神經痛)及癌痛綜合征等也有較好的止痛效果,可作為此類患者的輔助用藥。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