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容易乳腺癌?四類人群易得乳腺癌
據一項乳腺癌研究數據顯示,乳腺癌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就有我們國家,目前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著。并且我國的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齡是45~55歲,較西方的女性年輕了10歲,而且年輕患者越來越多,低于35歲的患者約占了10%到15%。而我們國家的一項研究,調查了18000例乳腺癌女性和同年齡階段184000例未患乳腺癌的女性的結果顯示:乳腺密度是乳腺癌最大的一個預測因子,也就是說,乳腺密度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高。而我們國家的女性,有一半以上,是屬于致密型乳腺。那么,這個跟胸大、胸小有沒關系呢,哪個更易患乳腺癌呢?
乳房和乳腺癌
乳房是由乳腺組織(能泌乳的腺體和腺管)和皮下脂肪組成。乳腺癌,顧名思義,癌變是發生在乳腺的,而不是整個乳房。實際上,乳房除了乳腺外,還包括皮膚、皮下組織、脂肪、血管、淋巴管……。少女乳腺尚未完全成熟,但由于脂肪的充填,乳房會逐步膨隆。乳房的發育是在垂體、性腺、腎上腺、甲狀腺等內分泌腺分泌的多種激素共同作用下出現的。有些女孩較肥胖,乳房就顯得更豐滿些,有些人受遺傳因素、營養條件等影響也發育得較大,而乳腺脂肪堆積,乳腺癌的發病率會明顯增高,且與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量有關。
盡管此前,很多專家曾表示,乳腺癌與乳房大小沒有關系,其發病原因主要是雌激素分泌水平增高造成的。但美國科技作家佛羅倫薩·威廉姆在新書《乳房的自然與非自然歷史》中指出,女性乳房變大其實并不利于身體健康。報道稱,美國女性兩代人的乳房平均大小從34B增加到36C,這看似美麗豐滿的胸部,實際上對她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隱患。乳房增大往往伴隨著腰圍增粗、體重增加,從而也就增加了女性絕經后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
美國另一項新研究也發現,乳房大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比乳房小的女性高80%。原因是乳房越大,乳腺細胞越多,潛在細胞變異或惡性化發展的危險性也就越大。
目前看來,滿足一定條件前提下的“乳房大的乳腺癌風險更大”的確成立。
但是,乳腺癌的發生受到遺傳、外部環境、乳腺組織含量、雌激素等多方面的影響,胸部大帶來的風險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并不是決定性的——個子高的人因為細胞總數比較多,總體上也有比矮個子高一點的癌癥風險呢,沒人會因為長得高而去擔心肺癌吧?因為大家都知道香煙、空氣污染帶來的肺癌風險比身高帶來的要多得多。
同理,大胸姑娘們也不必為胸前的物理負擔而有心理負擔,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來降低乳腺癌風險,比如在能生孩子的時候盡量早生孩子,并堅持母乳喂養,從孕到養的激素變化對女性有很大保護作用。如果暫時不想生孩子,堅持運動也是個好主意,有研究顯示每周1-3小時的有氧運動可以減少18%患乳腺癌的風險;另外,通過控制體重,減少脂肪攝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吸煙和被動吸煙等生活方式上的改變,都可以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以下四類人群得乳腺癌風險較大,需要特別注意:
1。經常使用加入雌激素的美容產品,以達到嫩膚效果的,會導致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疾病等婦科病的產生;
2。濫用避孕藥,使得體內激素水平有波動,乳腺剛開始發育,就被急促中斷,乳房的復原就不完全,導致乳腺小葉增生;
3。有些女性為了保持身材而不愿生育或者在生育后不愿哺乳,也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機會。
4。飲食結構不均衡或者營養過剩,特別是脂肪攝入量過多,都會導致女性早熟,月經初潮提前。有研究表明,月經初潮在13歲以前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幾率是其他女性的3倍以上。而且,實驗證明,很多與荷爾蒙有關的癌癥,如乳腺癌,均與大量攝取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有關;
若是乳房有不良癥狀,比如乳頭溢液等,但超聲和X線都沒查出來,再選擇做核磁。建議30歲以后就要每年查一次乳腺;20歲~25歲的未婚女性,做超聲檢查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做X線或核磁;35歲~40歲的女性,沒結婚沒生孩子的,也是建議做超聲;35歲~40歲的女性,已經有孩子的,就要做X線。有條件的人,可以選擇X線+超聲這對黃金組合;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廣州地區哪家醫院治療直腸癌效果佳?
2024-10-21乳腺癌患者能否補充雌激素
2024-10-21注射用達卡巴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根治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小腸腫瘤效果佳?
2024-10-21治療乳腺癌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1鄭州治療殘胃淋巴瘤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嬰兒出現血管瘤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