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術前可先查縱隔鏡 手術后要注意什么事
肺癌這種腫瘤類疾病最佳的治療方法就是通過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肺癌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那么對于肺癌手術前應該先查縱隔鏡。
肺癌手術前可先查縱隔鏡
66歲的陳先生被診斷為肺癌,CT報告為左上肺癌晚期(IV期)。隨后醫生為陳先生進行了縱隔鏡淋巴結活檢,快速冰凍病理最終確診為早期肺癌(I期)。患者當天即接受了早期肺癌胸腔鏡根治術。近日陳先生到醫院復查,預后良好,各項指標正常。
縱隔內結構復雜,常見縱隔良惡性腫瘤達10余種,肺癌發生轉移時常規經由縱隔的淋巴結進入全身,所以此處的淋巴結狀態是肺癌分期及評估治療效果的關鍵。縱隔鏡是專用于胸上段中線區域淋巴結或其他腫物切除、活檢的微創外科工具,診治時僅需頸部1.5cm切口即可完成。如果患者縱隔淋巴結活檢陽性,手術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縱隔鏡檢查有助于篩選真正的可從手術中獲益的患者。
肺癌手術后要留意的事項
1、肺癌術后的后續治療
II期以上的肺癌患者一般在術后3-4周接受輔助化療,化療通常三周一次,4-6次。Ia期患者在接受肺癌手術后不要輔助化療,一定要注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長期定期隨訪,術后兩年內每三個月復查一次,之后每半年一次,至第五年后可延長至每年復查一次。堅信肺癌是可以治愈,正確面對癌癥,積極生活。
2、肺癌手術后的飲食
肺癌手術的注意事項中飲食的原則宜清淡、細軟、容易消化吸收為主,在食物選擇與進補時,不要急于求成,可從流質飲食開始,無明顯不適反應時,再過渡到半流食、普食,選擇飲食時,還應注意各種營養平衡,以利于術后機體的康復。在恢復期間,維持正常飲食,除了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煙酒外無忌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綠、黃、紅蔬菜以及黑木耳、杏仁露、荸薺、蘆筍、檸檬、紅棗、甲魚、黃魚、甜杏仁、核桃,大棗、香菇等。另外,根據癥狀表現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用有止咳、退熱、止血、順氣、寬胸、止痛作用的食品,以減輕痛苦。
3、肺癌手術后的生活護理
肺癌手術后的生活護理也可以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講。在心態方面,早期肺癌患者需明白術后有可能出現復發也有可能完全治愈,要對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期間的副反應有正確的認識,務必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戰勝疾病。只有調整心態,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才能調動身體內部的抗病機制,消極悲觀,終日憂愁是否會復發對康復是非常不利的。生理方面,除了飲食調理外,患者要重視呼吸道的保養,注意氣候冷暖變化,盡量避免感冒,如果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應及時就醫用藥,徹底治療,以免發生肺炎。不要在空氣污濁的場所停留,避免吸入二手煙。若出現一些刺激性咳嗽無需緊張,有痰時一定要及時咳出,如果痰較為粘稠,可服用一些祛痰藥物如沐舒坦等;如果咳嗽較嚴重影響休息的,可選擇服用輕度鎮咳藥物如復方甘草合劑、開瑞坦等;如果感覺手術傷口有針刺樣疼痛和麻木感,與手術時切斷了胸壁的神經有關,此時患者家屬應安慰患者需耐心等待,幫其分撒注意力。數月后,這種不適感才會慢慢消退。
肺癌患者術后注意:傷口、坐臥姿治療后肺癌患者術后注意應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以免出現傷口感染;患者應避免提重物,以免出現撕裂傷口現象;應時常注意自身傷口愈合情況,如出現紅、腫、熱、痛或發燒的情況應及時返回醫院檢查;注意坐臥姿勢,應以半坐臥為佳,因為橫膈膜往下會使肺部擴張,影響到呼吸。
肺癌患者術后注意:飲食、尿量和體重
肺癌患者術后注意要調整飲食習慣,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煙酒類;適當的進行運動,(量力而行)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觀察尿量或體重變化,如水分淤積于體內可能造成肺部積水而影響肺不功能,應及時去醫院復診。
4、肺癌患者術后的心態。
肺癌患者手術后需保持積極樂觀心態,盡量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服用,定期回醫院復診,不可自作主張,自我服用藥量,這樣會導致更為嚴重的身體不適。當然患者家屬應學會觀察患者的情緒波動,鼓勵其自堅自強,戰勝肺癌。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