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后吃什么
接受放射治療(簡稱放療)的病人,可能產生特有的征候群,如疲乏、虛弱、頭痛、頭昏、口腔疼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由于治療期間大量營養消耗和大劑量的放射,約有90%以上的病人體重減輕,其中約15%的病人體重明顯下降,嚴重影響病人的康復。
病人所發生的營養問題一般與照射范圍(面積)、部位以及病人的個體耐受有關。頭頸部放療的病人會影響唾液的分泌、咀嚼和吞咽;縱膈與上消化道放療的病人能引起言語困難、粘膜炎、牙齦炎、舌炎和食道炎;腹部放療的病人可引起放射性肝炎、放射性腸炎、放射性腹膜炎,導致腸道吸收障礙、梗阻、尿頻、尿急、尿痛、瘺管形成甚至穿孔。因此,放療后腫瘤病人的家庭調養尤為重要,特別是飲食。
頭頸部腫瘤放射后,應多食滋陰生津、清熱降火之品,如苦瓜、胡蘿卜、蕃茄、蓮藕、海蜇、白菜等;主食以半流汁或軟爛食物為好。胸部腫瘤病人放療后,應多食滋陰潤肺、補氣養血、止咳化痰之品,如冬瓜、絲瓜、香菜、菠菜、核桃仁、白木耳、香菇、燕窩等。腹部放療后,應多進健脾和胃、養血補氣之品,如苡。
接受放射治療(簡稱放療)的病人,可能產生特有的征候群,如疲乏、虛弱、頭痛、頭昏、口腔疼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由于治療期間大量營養消耗和大劑量的放射,約有90%以上的病人體重減輕,其中約15%的病人體重明顯下降,嚴重影響病人的康復。
病人所發生的營養問題一般與照射范圍(面積)、部位以及病人的個體耐受有關。頭頸部放療的病人會影響唾液的分泌、咀嚼和吞咽;縱膈與上消化道放療的病人能引起言語困難、粘膜炎、牙齦炎、舌炎和食道炎;腹部放療的病人可引起放射性肝炎、放射性腸炎、放射性腹膜炎,導致腸道吸收障礙、梗阻、尿頻、尿急、尿痛、瘺管形成甚至穿孔。因此,放療后腫瘤病人的家庭調養尤為重要,特別是飲食。
頭頸部腫瘤放射后,應多食滋陰生津、清熱降火之品,如苦瓜、胡蘿卜、蕃茄、蓮藕、海蜇、白菜等;主食以半流汁或軟爛食物為好。胸部腫瘤病人放療后,應多食滋陰潤肺、補氣養血、止咳化痰之品,如冬瓜、絲瓜、香菜、菠菜、核桃仁、白木耳、香菇、燕窩等。腹部放療后,應多進健脾和胃、養血補氣之品,如苡米粥、山楂、雞蛋、豬肝、雞肝、清燉鮮魚等。
放療結束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將放射處畫的放射野標記清理干凈。若放射野內的皮膚干燥和瘙癢,可外用冰片、滑石粉、痱子粉或羊毛脂軟膏、皮炎平霜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和風吹,勿用肥皂和過熱、過冷的水或鹽水擦洗,避免刺激皮膚。放療幾個月或幾年后,照射部位組織會出現纖維化,毛細血管擴張或淋巴區引流障礙。一旦出現照射野皮膚創作,必須及時去醫院處理。
頭頸部放療后若出現張口受限,應加強張口、咀嚼功能鍛煉。胸部放療后出現干咳、氣急、發燒時,應及時到原治療醫院復查,排除腫瘤的復發或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縱膈炎,并及時進行治療。
人參能夠扶正固本,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體質,至于具體吃什么參,則要根據不同的體質而定。一般來說,體質虛弱、乏力、苔質淡、脈搏跳得不快時可用生曬參、白參、黨參、太子參;體質較弱,怕冷不發熱的放射病人可用紅參、吉林參;口干、怕熱、舌質紅、脈搏快時,可用西洋參、皮尾參。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