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好越易得腸癌 預防腸癌的妙招有哪些?
大腸癌為何高發?專家一語道破其原因:高脂肪、低膳食纖維飲食是大腸癌高發的重要危險因素。
專家說,以高脂飲食為例,它的另一個稱號是大腸癌的“催化劑”。美國人喜食油炸類食品、暗紅色肉類(牛、羊、雞肉)以及熏烤食品。這些高脂食物含大量飽和脂肪酸,易導致大腸菌群組成紊亂,促使致癌物生成和發展。與之相反,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大腸癌發病率卻明顯低于美國,主要也是高脂肪攝入量較少。因此,將脂肪攝入限制在總熱量30%以下是預防大腸癌的主要手段。
此外,預防大腸癌應重視其他危險因素。如曾進行闌尾炎手術、結腸腺瘤病史、家族腸癌史的高危人群,應注意大便狀況,每年要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
大便習慣改變,如便次增多、便秘等是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若已出現大便帶血、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癥狀時,表示病情已發展到中晚期,應盡快進行結腸鏡、X線鋇劑灌腸檢查,以明確診斷。
腸道是我們消化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消化食物、排放垃圾的作用。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合理,腸道會成為很多疾病侵襲的對象,其中腸癌就是容易侵襲患者的一類疾病,而且這種疾病導致的死亡率也是極高的。
預防腸癌的妙招有哪些?
飲食問題
每天吃足夠果蔬。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天應吃2份水果喝5份蔬菜,可大大降低患腸癌幾率。多吃含膳食纖維食物和清淡食物。魔芋、
大豆制品、藻類等,都有助降低腸癌險。飲食上,還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菠菜、苦瓜、黑木耳等都是很好的預防性食品。少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食物。例如動物內臟、肥肉、動物油脂、魚子、魷魚等。不吃油炸食品。
體檢問題
出現五種癥狀需及時就醫。正常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中帶血或黏液;近期腹部持續脹氣或隱痛;原因不明的進行性貧血、消瘦、乏力;腹部可觸及腫塊等。
五類人最好定期檢查。大便時有不良習慣,例如如廁時看書報,或容易引發肛腸疾病;久站、久坐和長期便秘的人;生活起居沒有規律,經常暴飲暴食,喜歡吃油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患有肛腸疾病,如大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患者;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以及做過膽囊切除術的病人。
習慣問題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一般而言,早晨起床和吃飯后是一天中最有便意的時段,可以早期一會,留出固定的排便時間。如果早晨沒有排便,可調整到晚飯后,最好先做半小時運動,刺激大腸蠕動,有利排便。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