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游泳池水增加患癌癥危險 預防癌癥的方法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說,在加氯的水中游泳或洗澡將增加患癌癥的危險。這項報告首次表明,像氯這樣的化學品被吸入皮膚之后,將會危害人的身體。巴塞羅那醫學研究所的專家說,大多數含氯的化學品經常被用來進行水消毒。但是,氯所產生的副作用可能造成增加人們患癌癥的危險,因為氯可能通過皮膚進入人體。科學家對于1219名患有膀胱癌的男女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在人們的飲用、游泳池、洗澡用水中的氯含量越高,患癌癥的風險越大。
預防癌癥的方法
吃什么:“四多三少”原則
“平衡膳食是防癌飲食的基礎。”北京軍區總醫院高級營養師荀曉霖表示,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當前提倡的合理飲食結構是“兩高一低”: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維生素主要來自新鮮的果蔬,纖維素存在于果蔬和粗糧中,控制脂肪需少吃豬、牛、羊等紅肉,用雞、魚等白肉替代。在這個基礎上,還要盡量保證飲食多樣化,最簡單的方法是數顏色,一天吃夠5種至7種顏色的食物最好。以洋蔥、大蒜、白菜、菜花為代表的白色食物有很好的抗癌功效;注意粗細搭配,小米、玉米、燕麥等換著吃,每天100克為宜。
常見的抗癌食物有一百多種,主要分為四大類。“適當多吃抗癌食物可以錦上添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告訴記者。
新鮮果蔬
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劑、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類黃酮類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我國著名健康教育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楊秉輝對果蔬的防癌功效更是贊不絕口:“每人每天的蔬菜攝入量從50克增至300克,患胃癌的危險性可降低50%。”蘆筍、卷心菜、番茄、紅薯、魔芋、獼猴桃、蘿卜、胡蘿卜都是抗癌好食物。
豆制品
豆腐、豆漿富含大豆異黃酮,經常吃些豆制品可以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
菌類
約96%的菌類都有抗癌效果,如冬菇、香菇、金針菇、木耳等富含多糖類物質,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胃癌和肺癌的效果較好。目前,香菇多糖已經作為抗癌藥物,用于腫瘤病人的治療。
綠茶
綠茶中富含茶多酚,可與致癌物結合,使其分解,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養成每天喝2~3杯綠茶的習慣,可以預防胃癌、肝癌和肺癌,但必須注意,茶水不要太濃。
“相反,有些食物對防癌不利,要少吃。”馬冠生指出,中國癌癥基金會曾發布預防癌癥的10條建議,其中3類食物被列為防癌飲食的禁區。
高能量食物導致肥胖
洋快餐、糖飲料等都是典型的體積小但熱量高的食物,吃完后如果不注意運動,容易誘發肥胖。臨床研究顯示,33%的癌癥發生在肥胖人群中。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形象地說:“人們的腰圍每增加1英寸,得癌癥的風險就會增加8倍以上。”
加工肉制品誘發消化系統癌癥
咸魚、火腿、香腸等食物往往含有較高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會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發生反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從而增加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腸癌的發病風險。
過量喝酒和肝癌密切相關
中國癌癥基金會建議,男性飲酒每天不超過20~30克酒精,女性不超過10~15克。如果長期飲酒過量,就會導致酒精肝、肝硬化,之后肝癌就會找上門來。
怎么烹飪:“三減”原則
了解選擇食材的原則后,學會科學的烹調方式對飲食防癌來說同樣重要。荀曉霖指出,即使是好的食物,經過不合理的烹調方式,也會產生很多化學致癌物,所以最好掌握“三減”原則。
減農殘
化肥、農藥等殘留化學物質和癌癥關系密切。除了督促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外,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農殘傷害。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姜微波建議,黃瓜、青椒、胡蘿卜、苦瓜等可用溫水泡1~2分鐘,然后用刷子刷洗;大白菜、卷心菜等可將外圍葉片去掉,逐片用流水沖洗內部菜葉;冬瓜等不易腐爛的蔬菜可通過陽光照射,使農殘分解。
減煎炸
荀曉霖表示,煎炸過程中,稍不注意,油溫過高,就會產生大量苯并芘、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反復煎炸的油里,致癌物更多。研究表明,常吃煎炸食物的人,更容易患上肺癌、腸癌等。另外,燒烤、腌制等烹調方式會形成很多致癌物。相比之下,蒸、煮、燉更為健康、低碳。如果實在禁不住燒烤美食的誘惑,可以在飯后吃一個獼猴桃,降低傷害。
減鹽
鹽和癌癥也有“親戚”關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石漢平指出,亞洲國家中,韓國人最愛吃咸,同時,胃癌發病率很高。日本、中國緊隨其后,胃癌發病率也不低。因此,飲食上最好清淡。除了每天每人吃鹽最好別超5克外,烹調時還要注意“隱性鹽”的存在,味精、醬油、醬料、調味包中也含有鹽。
如何吃:“慢”字原則
想要防癌,最后吃的環節還要遵循一個原則——“慢”。專家指出,慢慢吃對防癌有三大好處。
細嚼慢咽減少致癌物質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表示,人的唾液中含有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和維生素C,不僅有抗氧化作用,還能分解進入口腔的致癌物質,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病率。美國研究證實,當亞硝酸類化合物、黃曲霉素等強致癌物遇到唾液時,細胞變異原性會在30秒內完全喪失。從這個角度講,用餐節奏不宜太快,細嚼慢咽有助于唾液發揮抗癌功效,一口食物咀嚼30下再咽下去最好。
杜絕高溫預防食道癌
荀曉霖指出,吃飯太急、太快的人容易吃得過燙,久而久之,高溫飲食的刺激會使口腔黏膜、食道、胃黏膜頻繁破損,甚至發生潰爛、出血,從而誘發癌癥。數據顯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時喜好熱食、熱飲者占到90%以上。因此,吃飯一定要慢下來,等食物涼一些,最好到40攝氏度左右時再吃。
控制食量還能防癌
“只有慢慢吃,才能感受到饑餓感的消退和胃里逐漸充實的感覺,然后適時放下筷子,保證七分飽的狀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如果見到美食就是一頓狼吞虎咽,往往容易吃得過多,給胃腸帶來巨大的消化壓力。日本研究顯示,總是吃得太飽,會降低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增加患癌風險。因此,吃飯時堅持“慢”的原則對防癌大有裨益。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