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習慣改變或為直腸癌
直腸癌是大腸癌的一種,這種疾病是很容易不被發現的,所以說要經常在生活上的細節發現,大便便血,有可能是痔瘡,也有可能是結直腸癌!排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時也要特別注意!
便血要排查腸癌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痔瘡和直腸癌可能有一些相同或者類似的癥狀(如便血),使得一些患者自己放松了警惕,王東林教授提醒讀者,結直腸癌的便血和痔瘡的狀況略有不同。
痔瘡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而直腸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痔瘡患者的大便有血,這是因排便時擦傷患處,血液多數是隨著大便排出后滴下來,因此與糞便不相混合,更沒有黏液存在。而直腸癌患者的大便則常混有血液、黏液和膿液,而且大便的習慣會明顯改變。
早發現治愈率可達九成
2009年的流行病學數據中,全球結直腸癌新病例約120萬,死亡63萬。在新增病例中我國就占40萬,達到總數的1/3。而且,發病年齡明顯提前,平均在45歲左右,其中很多是30~40歲的中青年,比西方國家提早12~18年。隨著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少動、吸煙、大量飲酒、過量攝入紅肉或加工肉制品、水果蔬菜攝入不足等不良生活習慣,都相應地提高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因此,一般情況下,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更容易患結直腸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結直腸癌(大約1。5∶1)。
但是,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雖然在增高,如果能夠早期發現,依然能夠得到治愈。據統計,結直腸原位癌(極早期)5年生存率為94。1%,局部癌變為84。6%,如發生肝轉移等,則5年生存率下降到5。7%。通過直腸指檢和電子腸道鏡檢查,基本都能排查結直腸癌,其準確率在80%以上。排便習慣包括很多方面,如平常排便比較干燥,這幾天卻突然變稀,或是由稀變干;還有的人排便次數出現了變化,從每天一次變成二三次,或是反之。總之,如果有腹部不適、疼痛,局部出現腫塊,里急后重感,大便性狀及形狀改變(由干變稀,帶黏液和鮮血或大便不成形,變細變扁),即排便和平常的規律不一樣,就應及早到醫院進行專科檢查。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