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術后護理怎么做 胃切除后要如何飲食?
一般來說,胃癌病人治療5年無轉移復發就可以被認定為治愈。但在5年之內一定要定期進行復查,不同類型病人復查的間隔時間不同。病理分期一期的病人應每隔12個月復查一次,如果是復發后的患者應每隔3個月復查一次;病理分期二至三期的病人應每隔6個月復查一次,復發患者應每隔3個月復查一次;病理分期四期的病人應每隔3個月復查一次。
除了復查之外,患者還要定期與醫生溝通。患者要告訴醫生自己的飲食情況,進食以后有什么癥狀,大小便情況,體重增減情況。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或手術合并切除胰腺,還應觀察糖尿病有無加重等情況。如果患者有貧血,應使用鐵劑、維生素D、維生素B12等藥物。如果患者有嚴重貧血并伴有浮腫,就需要住院治療。患者術后若進行化療,要按照化療方案確定的日期與內容進行復診。
胃癌患者術后護理
胃癌患者手術后,胃的消化能力尚未恢復,因此需要得到更多的護理,下面將為大家詳細介紹胃癌患者手術后的護理措施。
1、術后禁食,待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拔除胃管后在術后五天少量飲水,每次4~5湯匙,2小時一次。
2、若術后恢復正常,術后兩周后可進食低脂半流質飲食,其蛋白質含量達到正常需要量,纖維含量極少。
3、患者飲食以自我感覺無不適,飲食內容以低渣、溫和、易消化為原則,少食多餐,并避免過甜、過咸、過濃飲食,如進食后出現惡心,腹脹等癥狀,應暫停進食。
4、術后2~3周時,有部分病人可能進甜食(如牛奶加糖等)后出現心慌、出汗、頭昏、惡心、上腹部不舒服等癥狀,一般持續15~30分鐘可自行緩解,被稱之為“傾倒綜合征”。為防止出現這種情況,若想要進甜食,應當同時適量進食易消化的咸食,并要控制進食速度。
5、患者出院后可進食軟飯,主食與配菜宜選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脹氣食物,患者應細嚼慢咽,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適量補充礦物質鐵和維生素,禁忌煙酒,飲食有規律,術后3~6個月后可逐漸根據身體情況恢復到普通飲食。
6、胃癌手術后要按醫囑用藥,防止發生貧血。
胃切除后要如何飲食?
胃切除術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體重,由于創傷或不能正常進食,使體內蛋白質,脂肪等消耗,致使體重下降,還可發生一些維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術后的并發癥。
在胃切除術后,通常應禁食禁飲,24小時~48小時后一般情況良好,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才可給予少量的溫開水或葡萄糖飲料。如無不適,次日可給少量清淡流食,如米湯、菜湯、稀藕粉、淡果子水等,但不能吃蔗糖、牛奶及豆漿等,因為這些食物可產生腹脹。第四日可仍用流食,但在流食的基礎上加用甜牛奶、甜豆漿等。第五日可用少渣半流食,例如可選擇大米粥、碎肉蕃茄汁燴豆腐、餛飩、內末蕃茄汁或菜汁燴掛面、面包、蛋糕、牛奶、豆漿等。第九日可改用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無刺激性、質軟一日五餐的胃病飲食。若進食后有惡心、腹脹等不適,則應減少或停止飲食。待癥狀消失之后,病情好轉,再開始進食。
胃切除后的恢復飲食十分重要,既要彌補術前疾病的慢性消耗,又要填補手術創傷的損失。因此應在較長時間內采用胃病五次飯,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高蛋白、高維生素和維生素A、B、C含量充足的食物,以促進創傷的修復。如蛋類、乳類及其制品、瘦肉類、豆腐、豆漿等豆制品、鮮嫩的蔬菜及成熟的水果等。避免吃刺激性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芹菜、酒、咖啡、濃茶和含粗纖維多的芹菜、韭菜等。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