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劑量CT是肺癌篩查首選 肺癌篩查方法有哪些
在健康體檢中,胸片始終都是常規項目,通過胸片可以發現肺癌等胸部異常。然而,將X線胸片作為篩查肺癌的方法,在如今就顯得太粗略了。能被X光片發現的肺癌,大都也到了中晚期。相比之下,胸部CT檢查成像清楚,不過輻射大,一次CT差不多相當于幾百張胸片的輻射劑量。如果每年做CT,可能反而會增加誘發腫瘤的風險。我們當然不希望一個人本來沒得腫瘤,卻由于接觸過量的放射線,最終被“照”出了腫瘤。
20世紀90年代以來,低劑量CT應運而生。它結合了肺部CT和X線胸片的優點,既有CT那樣的高清晰度,又有僅僅相當于1張胸片那樣的低輻射。其實低劑量CT也并不是全新的技術,它是用普通CT的機器,將輻射劑量調低之后進行檢查的。我們的肺部不同于人體其他組織,它含有較多氣體,密度相對較低,因此用很低的劑量就已經能看得一清二楚,還能盡量減少射線對患者的影響。低劑量CT可以比較清楚地顯示5mm以上的腫瘤。而對于肺癌來說,2cm以內,基本都可以認為是早期。
低劑量CT篩查肺癌的效果如何呢?
2011年,美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項被普遍認為很嚴謹的國家肺癌篩查試驗。這個大型研究把5萬多名煙癮極大、容易患肺癌的煙民隨機分成兩組,第一組每年照一次X線胸片,第二組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結果顯示,第二組也就是低劑量CT篩查這一組,肺癌死亡率降低了20%。這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結果。此后,全世界的指南,包括中國的專家共識,都把低劑量CT作為肺癌早期篩查的第一選擇。
哪些人適合做這樣的篩查呢?
根據中華醫學會2015年的建議,如果您平均每天吸1包煙,并且超過20年;或者長期吸二手煙;或者有肺癌家族史;以上只要符合一項,就建議您在50歲~75歲的時候,每年做一次肺部低劑量CT。在有些國家,篩查的年齡段被確定為55歲~80歲。
由于儀器水平等的限制,目前我國還不是所有的醫院都能做低劑量CT。不過大多數較大的醫院都是能勝任的。人們要改變對于CT的認識:不是有病才去做CT。低劑量CT篩查可以在早期,在一切還來得及逆轉時,挽救許許多多高危患者的生命。
肺癌常見的檢査方法
通過臨床癥狀及胸部X線片懷疑肺癌后,患者還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肺癌的診斷分期:
一是定性檢查,也就是說,到底有沒有得肺癌?是什么類型的肺癌,檢查的方法如下:有痰檢、氣管鏡、縱膈鏡、穿刺活檢、胸水引流細胞學、開胸活檢及探查術等方法,通過取得腫瘤組織或細胞進行病理分析來明確肺癌的診斷;
二是定位及分期檢查,也就是說肺癌的具體位置,有沒有轉移,都轉移到哪里了,主要是通過CT掃描,核磁、PET-CT、及骨掃描顯像,明確肺癌的位置及是否有轉移,轉移灶的部位。
此外,還需要進行血液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如CEA、NSE、CA125等對肺癌的診斷有一定幫助作用。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宮頸癌低分化麟妝細胞癌如何防治
2024-10-22纖維瘤的成因、癥狀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2身上出現紅斑是血管瘤嗎?
2024-10-22鼻咽癌通常易轉移至哪些部位,轉移后如
2024-10-22患上血管瘤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4-10-22卵巢癌是否有治愈的可能
2024-10-22嬰兒血管瘤應觀察還是盡早治療
2024-10-22什么是高分化粘膜癌?如何應對?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