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增加哪些癌癥幾率?久坐人群如何保健
久坐的人比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還易罹患前列腺癌。在微信圈流傳一則《久坐易誘發癌癥》的帖子稱:“久坐不活動和紊亂的細胞發育有很大關系。據《每日郵報》報道,久坐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研究人員說,一年中92000例乳腺癌和直腸癌新發病人歸因于缺乏鍛煉和長期久坐。而一項對絕經婦女的報告顯示,更高水平的體育鍛煉可使乳腺癌和直腸癌的風險降低25-30%。”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久坐增加哪些癌癥幾率?
專家表示,久坐和癌癥沒有直接聯系,但確實會讓患癌幾率大大增加。
(1)久坐可能引發直腸癌。
針對“久坐致癌”說法,醫生表示,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不能說久坐就直接導致直腸癌,只是增加了患癌的風險。從患直腸癌的危險性因素來說,肥胖和糖尿病才是誘發直腸癌的直接因素。
(2)久坐可能引發結腸癌。
久坐辦公室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明顯高于經常運動的人和體力勞動者。這是因為長期在辦公桌前久坐,人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結腸內滯留并刺激腸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環不暢,可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這些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3)久坐可能引發乳腺癌。
久坐不動還會增加乳腺癌發病風險。乳腺癌發病的主要機制是“雌類激素水平異常增高”。由于久坐導致肥胖,引發能量代謝異常,進而出現內分泌紊亂,雌激素水平異常升高。這使得乳腺癌的高發順理成章。
(4)久坐可能引發肺癌。
久坐本身不是導致肺癌的直接塬因,然而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尤其是白領階層長期受辦公室環境的污染,如電子污染、打字油墨污染;辦公室內封閉,空氣不流通,加重了環境污染;久坐于辦公室,運動量減小,肺活量降低,肺的功能隨之下降,易誘發肺癌的發生。
很多人對久坐的危害沒有清醒的認識,認為只要周末休息一下就會很好的緩解。但其實這也是一種勞損,只不過發展病程較長而表現出來時情況也往往比較嚴重。所以希望大家學習正確的保健知識,從源頭上解決日益加重的健康問題。
久坐人群日常養生的小建議
科學補充營養
長時間的工作除了會使身體感到勞累,精神上的問題也會凸現出來。對付精神上的疲倦,吃可是很好的辦法喲。蘋果對改善人們的精神面貌很有幫助,感到記憶力下降時,離開桌子,吃個蘋果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因為鈣具有緩解肌肉緊張、調節內分泌的作用,所以含鈣豐富的食品如脫脂酸奶等,也對緩解疲乏煩躁的心情有益。因此,在需要提高注意力時不妨喝上一杯脫脂酸奶。
墊個圈狀坐墊
很多人長期保持坐姿,慢慢就出現了尾骨痛的癥狀。別小看這尾骨痛,這可能意味著長久的坐姿不正確使得你的尾骨受了傷呢。要想減少尾骨受傷的機會,少坐多動自不必多說,已經開始感覺疼的,就得想法盡量減少或避免疼的地方承受壓力。平常坐的時候,可在椅子上擺個類似救生圈的減壓坐墊,減輕患處的壓力。這種中空設計的坐墊,可分散尾椎骨及臀部的壓力,使患者可以坐得久一些,工作更方便。
多吃膳食纖維
身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對各種機能都會有影響。久坐缺乏全身運動,會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日久就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脘腹飽脹等癥狀。培養“植物化”飲食習慣。多吃海藻類、地下根(莖)類食物,新鮮蔬菜及時令水果等。所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通過的時間,使食物中所含有害物質接觸腸黏膜的機會減少,還可吸附帶走部分有害物質,減少毒害。
參加體育運動
運動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工作間隙的放松,另一方面則是去健身房鍛煉身體。連續工作1小時以上,應停下手中的工作稍稍活動一下,做一些伸展及轉頭、轉體運動,工作之余要參加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鍛煉,慢跑快走、游泳更是全身運動的好方式。上班族要盡量將腰背緊貼并倚靠椅背,腰部仍有空隙者,可以放置一個小靠墊,托起腰部,這樣使腰骶部的肌肉不會太疲勞。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陰囊鱗狀細胞癌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膀胱癌的化療方案及效果如何?
2024-10-22喉咽癌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2剛做完宮頸活檢醫生為何不開任何藥?
2024-10-22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2024-10-22我國肺癌患者的數量情況如何?
2024-10-22手臂上長紅色小點是瘤子嗎?如何消除?
2024-10-22如何早期發現甲狀腺癌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