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原因有哪些?這4個癥狀當心大腸癌
大腸癌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被稱為“癌老三”。在我國,大腸癌在南方的發病率高于北方,上海、江浙一帶為高發區。大腸癌主要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早期常無癥狀,至出現便血、腹痛、腹瀉等非特異癥狀時,患者常常已屬中晚期。大腸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大腸癌高發地區年齡大于40歲的有癥狀人群;接受過大腸癌、大腸息肉手術治療的人群;有直系親屬患過大腸癌或大腸息肉的人群。
5個大腸癌的原因
雖然目前大腸癌的發病原因并不確切,但是臨川案例顯示,大腸癌多與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多種慢性疾病等因素有關。
1、長期熬夜。
晚上睡眠時是身體排毒最佳時期,然而熬夜導致排毒無法正常進行。長此以往,毒素會逐漸堆積在人體內,循環往復,人體代謝功能減弱,病毒滋生,可能誘發癌細胞。腸癌也可能是長期熬夜,在此循環運作下的結果。
2、飲食習慣不佳。
食物必須經過腸道代謝,因此吃什么成為影響腸癌病發的關鍵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結構由于缺乏足夠的水分及膳食纖維,致使腸道蠕動減慢,糞便長期滯留腸道,易產生毒素,因此其患癌幾率比較高。
3、高危年齡人群。
臨床病例顯示,腸癌患者多見于年齡四十歲以上的人群,因此,對于此階段的人群而言,進行定期的直腸癌篩查很有必要。
4、有家族遺傳史的人。
大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大腸癌患者可能主要是因為遺傳因素所致。如家族中有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患病史的人,其患大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2-4倍。
5、長期便秘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誘發。
便秘是腸道疾病的信號之一,當便秘伴隨便血出現時需要小心大腸癌侵襲,而多數人并不知曉便血是腸癌信號。便秘可致大便干結,長期滯留腸道而引發毒素,極易誘發為癌。此外,與腸道有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大腸腺瘤、家族性結腸腺瘤病,以及血吸蟲病、長期的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等與腸道無直接關系的疾病也可能誘發腸癌。
出現四個癥狀當心大腸癌
1、腹脹、腹痛。原因是由于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占36。5%。這也屬于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表現。
3、貧血,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腫瘤阻塞,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
4、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當大腸腫瘤相對較大且有糜爛、潰瘍或感染時,才可能發生大便習慣、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如果癌腫突出向直腸腔內生長,導致腸腔相對狹窄,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變形,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上附著一些血絲。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陰囊鱗狀細胞癌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膀胱癌的化療方案及效果如何?
2024-10-22喉咽癌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2剛做完宮頸活檢醫生為何不開任何藥?
2024-10-22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2024-10-22我國肺癌患者的數量情況如何?
2024-10-22手臂上長紅色小點是瘤子嗎?如何消除?
2024-10-22如何早期發現甲狀腺癌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