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易有5種心理 如何調節癌癥患者心理?
一般來說,腫瘤患者幾乎都有心理障礙,根據其發病前的性格、文化修養、病情輕重、家庭背景、社會經濟地位不同,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治療過程中的癥狀改善,常可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而軀體的不良反應,則加重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
一、脆弱心理。脆弱是指經不起挫折,在感情上不堅強的一種心理狀態,脆弱心理也是腫瘤病人常見的心理表現。例如生活中的微小刺激都會對部分患者的情緒造成打擊而出現痛哭、悲傷等情緒方面的發泄。特別是處于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和在優越環境生活的患者,更易產生此類心理狀態。
二、敏感心理。敏感指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的一種心理狀態。一些腫瘤病人對與自己有關的外界事物反應十分敏感,觀察到任何人相互私下交流都認為是在背后談論與自己所患癌癥病情有關的事情,會迫不及待的打聽詢問或追根問底。女性或有一定知識程度的病人較為多見。
三、焦慮心理。焦慮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而又難以應付的不愉快心理狀態。確診之前的懷疑診斷、確診之后的病情變化、對預后不良的恐懼和治療結果的悲觀都可能成為焦慮的原因。
四、仇視心理。仇視是指以敵人相看待、帶有憎恨情緒的一種心理狀態。一般發生于病前個性外向、具有攻擊性,常因受挫折、不得志產生敵對情緒的病人中。
五、否認心理。否認是指不承認事物的存在或不承認事物真實性的一種心理狀態。此類患者,不承認醫院作出的診斷,拒絕接受相應的治療,以維持心理平衡。
癌癥病人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呢?
(1)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干點工作或打太極拳、練氣功、散步或做些家務、看電視、聽廣播、與人聊天,會使心情自然隨之輕松愉快些。
(2)要敢于面對現實。多了解自己周圍有些患癌后長期生存的“癌壽星”生活經驗,多看鼓勵人們與疾病抗爭的科普讀物,不斷為自己添油加勁,增強精神上的安全感。
(3)要能清楚地意識到長期極度的憂慮會擾亂心理平衡,導致嚴重失眠,影響正常的食欲及其他各種有益的欲望,引起體內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謝紊亂。只要樂觀地對待現實,保持健康的良好心理狀態,定能獲得巨大的力量和勇氣,戰勝悲觀失望的“自我”。
(4)過去就讓它成為過去,不必無限懊悔,對未來則熱切期望。心理上的平衡,能讓您產生無窮的抗癌活力。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鼻咽癌是否會直接遺傳?哪些癥狀需警惕
2024-10-22得了酒精肝一定會發展成肝癌嗎?
2024-10-22常見的腫瘤檢測標志物有哪些?
2024-10-22哪些人群屬于胃癌的高發群體?
2024-10-22腦腫瘤良性術后多年能否吃柚子
2024-10-22宮頸癌化療后白細胞降低如何處理
2024-10-22宮頸癌常見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肝癌是否存在遺傳的可能性?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