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童常吃零食查出胃癌 兩類食物可預防胃癌
近日,媒體曝出,合肥一個6歲兒童被查出胃癌,而“兇手”直指零食,據其父母介紹,由于是老來得子,巴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寶貝兒子,孩子才剛剛長了兩顆牙齒就經常托人從國外買蛋糕、面包、糖果、薯片等零食給孩子吃,直至肚子疼,拉出來的大便呈現黑色才帶孩子去醫院化驗,最好確診患上胃癌。其實,早有專家表示,孩子吃太多零食,其危害等同于輻射,很可能會導致癌癥的發生,為何零食與癌癥扯上關系?平時生活中該如何預防胃癌的發生呢?
美國專家:缺乏維生素 DNA損傷無法修復
美國專家曾發表一項研究,稱在某種意義上,貪吃零食和受到輻射一樣會讓人易患癌癥!而其依據為人體的遺傳物質—DNA的合成與修復需要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等營養素,如果這些營養素不足,會導致DNA損傷無法修復,其后果與輻射帶來的傷害非常相似。
而餅干、薯片、糖果、巧克力、方便食品,這些食品中所含的維生素都很少,有的甚至根本沒有維生素。
專家表示,雖然腫瘤發病機制目前依然未明,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腫瘤的發生與自身DNA的修復能力有著很密切的關系。而DNA的修復,又與遺傳、營養、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一旦某一方面有嚴重的缺失,都會導致人體修復不好,易發腫瘤。因此在某種意義上,零食間接增加了癌癥發生的可能。
零食中含有隱形的鹽,多吃促胃癌
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曾發表文章稱,零食(薯片、鍋巴、蜜餞之類鈉都很高),方便面和餅干(餅干其實含鈉很多),甜飲料(其中往往含鈉,一大瓶下去總量也不少),而和加鹽少的食物相比,鹽分過大的食物會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黏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種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會促進多種胃病的發生。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鹽攝入量和胃癌風險之間有正相關性。也就是說,飲食清淡少鹽是有利于預防胃癌的因素。
預防胃癌,兩類食物可代替零食多吃
近日,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歐洲癌癥雜志》上,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王福俤教授研究組和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閔軍霞教授研究組共同發布的一項研究引發大眾關注,內容稱多攝入水果與白色蔬菜能明顯降低患胃癌風險。
何謂白色蔬菜?專家表示,目前國際上對白色蔬菜并沒有明確的界定,用量也無具體標準,通常以顏色來進行定義,較為常見的“白色蔬菜”包括大蒜、洋蔥、花菜、白菜、白蘿卜、蓮藕、白蘑菇、白蕓豆、卷心菜、土豆等。
而攝入水果,則是因為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E,兩者能夠阻斷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亞硝基化合物合成,因此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入200~400克水果。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鼻咽癌是否會直接遺傳?哪些癥狀需警惕
2024-10-22得了酒精肝一定會發展成肝癌嗎?
2024-10-22常見的腫瘤檢測標志物有哪些?
2024-10-22哪些人群屬于胃癌的高發群體?
2024-10-22腦腫瘤良性術后多年能否吃柚子
2024-10-22宮頸癌化療后白細胞降低如何處理
2024-10-22宮頸癌常見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肝癌是否存在遺傳的可能性?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