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癌的中藥
胃癌中醫治療藥物:
(一)辨證論治
胃癌病人臨床表現有三個特點:一為升降失常;二為虛實夾雜;三為易旁及他臟。故臨證應多注意兼顧,用藥亦多寒溫并用,升降并用,補瀉并用,根據本病的病因病機及臨床所見,其分型如下:
1。肝胃不和型
主證:胃脘脹滿,痛連兩脅,口苦心煩,噯氣頻作,飲食少進或反胃,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
治法: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方藥:逍遙散合香連丸加減。
柴胡、白芍、茯苓、白術、郁金、法半夏各15克,木香、川連各6克,徐長卿、山海螺各3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
2、濕熱瘀毒型
主證:胃脘刺痛,痛處固定,灼熱反胃,食后痛重,脘腹拒按,心下痞塊,嘔血黑便,皮膚甲錯,或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數。 治法:清熱化濕,解毒祛瘀。
方藥:失笑散加味。
五靈脂、生蒲黃10克,生苡仁、七葉一枝花、腫節風、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田七、土鱉蟲、石見穿、元胡各12克。
3、脾胃虛寒型
主證:胃脘隱痛,喜按惡涼,甚或朝食暮吐,宿谷不化,時嘔清水,面色泛白,神疲肢冷,怠倦短氣,便溏腹瀉,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苔白潤,脈沉細或沉緩。
治法:健脾益氣,溫中散寒。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法半夏、黨參、白術、云苓、黃芪各15克,砂仁、陳皮、干姜、木香、甘草各6克,山慈菇、山海螺各10克。
4、氣血雙虧型
主證:面色萎黃無華,骨瘦如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怠倦乏力,腹脹納呆,上腹部包塊明顯,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氣養血,扶正固本。
方藥:十全大補湯加味。
黃芪、黨參、白術、云苓、當歸、白芍、熟地黃、白芍各15克,生苡仁、紫河車、黃精各30克,肉桂6克,雞內金10克。
(二)外治法
1、止痛抗癌膏:三七、蚤休、延胡索、黃藥子各10克,蘆根20克,川烏6克,冰片8克,紫皮大蒜100克,麝香適量,大蒜取汁, 余藥研為細粉過100目篩,用大蒜汁將藥粉調成膏劑貼于痛點,或經絡壓痛部位,隔日2貼。適用于胃癌疼痛。
2、蟾蜍膏:以蟾蜍、生川烏、兩面針、公丁香、肉桂、細辛、七葉一枝花、紅花等藥制成橡皮膏,外貼癌性疼痛處,24小時換藥1次,7天為1療程。適用于胃癌疼痛。
3、黃硝膏:生大黃30克,芒硝30克,水蛭30克,丹參30克,土鱉蟲30克,桃仁30克,王不留行30克,麻黃30克,防風30克,樟丹250克,花生油600克。上藥熬膏攤于白布上,面積10cm×5cm,用時敷于腫塊處。適用于胃癌晚期。
4、雄蟾膏:雄黃1.2克,蟾皮3克,蜈蚣12克,全蝎6克,白花蛇12克,天南星6克,木鱉子2.4克,輕粉1.2克,信石1.2克,硇砂2.4克,干姜30克,黃藥子2.4克,山慈菇6克,露蜂房4.8克,冰片4.8克,斑蝥6克,生大黃3克。上藥共研細末和均。每次取上藥末30克,用香油調勻,外敷臍部。適用于胃癌屬瘀毒內結型,或胃脘疼痛者。
5、止痛液:硼砂10克,枯礬15克,冰片45克,95%酒精500ml。先將冰片溶于酒精內,而后投入硼砂、枯礬,混勻后瓶裝備用。外擦于疼痛部位,隨痛隨擦,不拘于時。適用于胃癌疼痛者。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鼻咽癌是否會直接遺傳?哪些癥狀需警惕
2024-10-22得了酒精肝一定會發展成肝癌嗎?
2024-10-22常見的腫瘤檢測標志物有哪些?
2024-10-22哪些人群屬于胃癌的高發群體?
2024-10-22腦腫瘤良性術后多年能否吃柚子
2024-10-22宮頸癌化療后白細胞降低如何處理
2024-10-22宮頸癌常見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肝癌是否存在遺傳的可能性?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