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
化療是指應用藥物治療癌癥。這些特殊的藥物可殺滅腫瘤細胞,有時稱為細胞毒藥物。許多化療藥物來源于自然,如:植物,其他是人工合成。
化療是目前治療腫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療中,患者普遍有明顯的惡心嘔吐等副作用,給患者帶來不適感。可是,病人往往對“及時”的度很難把握:要么耐受不了化療的副作用,打打停停或提前結束;要么想當然地以為化療能延長病人的生存期,漫無目標地持續打下去。其實,化療到底應該打多久也是有章可循的,取決于三方面的因素:腫瘤性質、治療藥物和病人體質。
腫瘤性質決定化療地位
細胞增殖快的腫瘤,如某些高度惡性淋巴瘤、小細胞肺癌、絨癌等,生長迅速,對藥物也敏感,容易被化療“徹底摧毀”,其特點是“不退則進”。化療是其主要治療手段,開始治療時就要“除惡務盡”,若中途停止,使其卷土重來,往往會誘發腫瘤的抗藥能力,再難徹底控制。因此,治療原則應是“不治則已、治則必足”,在體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鞏固化療,爭取痊愈。
與上述情況相反,另一類腫瘤的細胞增殖并非很快、對化療也不敏感。例如肝癌、腎透明細胞癌等。因此,化療原則應是“減輕痛苦、點到為止”,即化療往往用于對付那些瘋狂增長的腫瘤,緩解痛苦,而并非爭取徹底治愈的手段。化療也很少被單獨用于此類腫瘤,而是與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聯合應用,以求得最好效果。
動態檢查幫助決定化療時間
那么,對于性質介于以上兩者之間的其他數腫瘤,如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和胃癌、食管癌、大腸癌等消化道腫瘤及卵巢癌等生殖系統腫瘤,怎樣的化療最合理呢?這時的情況就比較復雜了,要“因瘤而宜”。
如果患者已手術,主要瘤體已被切除,藥物的作用是清除體內可能殘存的散在腫瘤細胞,此時的化療稱作“輔助化療”。其術后用藥的時間不宜無限延伸,而是要有一合理的時限,以保證既對病人“基本保險”,又不會造成多余的痛苦。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鼻咽癌是否會直接遺傳?哪些癥狀需警惕
2024-10-22得了酒精肝一定會發展成肝癌嗎?
2024-10-22常見的腫瘤檢測標志物有哪些?
2024-10-22哪些人群屬于胃癌的高發群體?
2024-10-22腦腫瘤良性術后多年能否吃柚子
2024-10-22宮頸癌化療后白細胞降低如何處理
2024-10-22宮頸癌常見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肝癌是否存在遺傳的可能性?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