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為何偏愛黃種人?鼻咽癌警惕眼部癥狀
鼻咽癌是指發生于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常見臨床癥狀為鼻塞、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下降、復視及頭痛等。鼻咽癌大多對放射治療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是對較高分化癌,病程較晚以及放療后復發的病例,手術切除和化學藥物治療亦屬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有報告顯示移居國外的中國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隨遺傳代數逐漸下降。反之,生于東南亞的白種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險性卻有所提高。提示環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鼻咽癌的發生原因
1、環境致癌因素:許多調查報告和實驗結果表明,鼻咽癌的發生與高發區居民的生活環境有關,與衣、食、住、行中接觸的一些致癌物質有關。例如,高發區的居民不少自幼喜食咸魚,咸魚中含有較多的亞硝胺化合物;病人家庭的煙塵中含有大量芳香族多環烴;此外,高發地區的空氣、水源、食物以至于病人的頭發中均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鎳等等,這些物質都被認為具有致癌作用。
2、遺傳因素:鼻咽癌主要見于黃種人。我國南方(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省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是全世界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廣東省又以廣州、佛山、肇慶等地區的發病率最高,每10萬男性中就有18~27個人患此病,而女性占8~9個人。高發區的人即使遷居遠地,如到了東北,其后裔仍保持有很高發病的傾向,這說明了鼻咽癌的發生有明顯的種族敏感性。此外,不論在高發區還是在低發區中,都可以發現有家族聚集性的傾向。例如普查中就發現有這樣典型的例子,一家三代49人中,有10人患癌癥,其中9人是鼻咽癌。可以認為,遺傳因素在鼻咽癌的病因方面起重要作用。
3、病毒因素:1964年,有人從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培養成功的一株瘤細胞中,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大量皰疹病毒顆粒,并命名為EB病毒,后來的研究表明,此病毒與鼻咽癌有密切關系。例如,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有對EB病毒各種特異性抗原的抗體反應,而且抗體的量由早期到晚期的發展過程在不斷增多;EB病毒大量存在于鼻咽癌活檢組織中;EB病毒不但能使人體組織,而且能使接近于人類的靈長類動物的組織發生惡性改變,有明顯的致腫瘤作用,等等。根據這些實驗結果,有人甚至認為EB病毒可能就是鼻咽癌的病因。
鼻咽癌眼部病變癥狀
1、鼻咽腔深在,隱蔽,該部位惡性腫瘤局部癥狀不顯著,多因蔓延鄰近結構或淋巴道轉移后才引起注意,因眶區痛,眼外肌麻痹和眼球突出首先就診于眼科者并不少見。
2、晚期鼻咽癌常在視交叉附近侵犯視神經,引起視力下降,鼻或顳側偏盲,可致單眼或雙眼失明,眼底檢查發現視神經萎縮,展神經行程長,又位于鼻咽癌易侵犯的區域,故經常和較早受侵犯,引起復視,眼球不能外轉,呈內斜視,滑車神經受影響,眼球外下方轉動受限而引起下視困難,動眼神經受壓,導致眼球運動障礙,上瞼下垂,三叉神經眼支受累,呈現上下瞼皮膚麻木感和角膜反射遲鈍或消失,眼眶組織受侵襲產生眼球突出,鼻咽癌由以下途徑進入眼眶:
3、經顱內入眶在大多數患者中,癌組織經破裂孔侵入海綿竇,再經眶上裂到達眼眶。
4、經顱外擴散到眼癌組織又分3種不同途徑進入眼眶。
(1)癌組織經翼管進入翼腭窩,再侵入眶尖和眶內。
(2)鼻咽頂后壁的鼻咽癌向前侵犯鼻腔,后蝶腭孔進入翼腭窩,再從眶尖或眶上裂侵犯眼眶。
(3)鼻咽癌向前侵犯鼻后部時,可能穿破篩竇外側壁進入眶內。
其他的臨床表現有血性鼻涕或鼻出血,是由于不規則癌組織表面潰爛所致,腫瘤浸潤咽隱窩和咽鼓管圓枕區引起耳鳴或聽力下降,腫瘤組織阻塞鼻后孔產生鼻阻塞,顱底骨質破壞或神經受侵犯導致頭痛,表現為單側持續性顳,頂部疼痛,是最常見的初發癥狀,好發年齡30~50歲,男性多見,男女比例為2∶1。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