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內息肉為大腸癌前身 腹脹無大便要警惕腸癌
大腸癌是無聲殺手,癥狀一旦發生往往都是令人心碎的悲劇!隨著國人飲食西化、攝取過多紅肉、油脂、抽菸、缺少運動等不良習慣,大腸癌已連續20年蟬聯國人癌癥發生率的榜首。根據最新癌癥登記報告指出,50至74歲民眾的糞便篩檢發現,每21人就有1人病變。
大腸癌的前身通常為腸內息肉,腸內息肉若沒有發現趁早切除,會在10至15年間轉變成惡性腫瘤,形成大腸癌。大腸癌可怕的地方在于早期的大腸癌往往沒有癥狀,一旦出現癥狀,都已經是治療效果較差的第3期或第4期。
早期大腸癌雖然沒有癥狀,但可以藉由定期接受篩檢早發現、早治療,早期的大腸癌若能妥善治療,存活率可以高達90%以上。建議年滿50至75歲的民眾,應定期接受國健署提供的每2年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屬于大腸癌危險族群的民眾,更應該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以下列出罹患大腸癌時會出現的癥狀:
1。消化道癥狀:腹脹,消化不良,不適或癥狀。右半大腸癌癌,腹部不適或疼痛。在開始可能是間歇性的,轉向持續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如慢性闌尾炎;而左半大腸癌癌梗阻,為更多的表現是突然的,腹部絞痛,伴有腹脹,腸蠕動亢進,便秘和排氣受阻,或慢性阻塞性癥狀如腹脹不適,陣發性腹痛,腸鳴音亢進,便秘,大便帶血和粘液。
2。排便習慣改變:右半大腸癌癌的早期表現為膿血便,精益,排便次數增多,當腫瘤繼續增大影響肥料也可以通過腹瀉便秘交替發生,出現;左半大腸癌癌為排便困難更多的性能,并且隨著病程的發展增加。此外,如果癌癥是較低的,也可出現排便不暢和下墜的感覺。
3。有血或黏液便:右半大腸癌癌,少量出血和大腸癌的蠕動,這是與糞便充分混合,導致肉眼不易看見,但潛血試驗陽性;而左半大腸癌癌血和粘液不與糞便混合,約1/4的患者可在糞便中觀察到的血和粘液。
4。腹痛:最初為隱痛,不定時發作,與大便不一定有關。隨著腸道梗阻情況的出現,腹痛可加劇。
5。消瘦、貧血。
6。腸梗阻情況:腸道癌腫逐漸增大,可部分或完全阻塞腸腔,產生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腸梗阻。腹痛、腹脹,大便開始呈腹瀉狀,以后無大便,甚者可出現惡心、嘔吐。
7。其他癥狀:腸道癌腫增大,有時可自行捫及腹部腫塊。浸潤至腸道外,可有腹水。轉移至肝臟,可表現肝臟增大、質硬,甚至可捫及腫塊,或有黃疸。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可見淋巴結腫大、質地硬等等。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