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癌的診斷方法大全
小腸癌是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患了小腸癌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一定要盡早治療,而小腸癌的診斷是治療效果好壞的關鍵,了解小腸癌的診斷方法對小腸癌的治療有著極大的益處。那么小腸癌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呢?
1、小腸癌鋇劑造影:小腸鋇劑造影可顯示小腸疾病的部位、范圍等,但陽性率較低。氣鋇雙重造影法,特別是插管法小腸氣鋇雙重造影,使對小腸出血性病變的診斷率提高10%~25%。小腸鋇劑造影對血管性病變幾乎沒有任何診斷。
2、膠囊內鏡:膠囊內鏡的問世,為小腸疾病的診斷帶來了一次革新。膠囊內鏡只有曲別針樣大小,檢查時患者只需像吞服藥物膠囊一樣吞服膠囊內鏡,穿著數據記錄儀背心。吞服膠囊后,經醫生檢測確認膠囊進入小腸后即可離開醫院。整個檢查過程需要8~10小時,檢查后膠囊從肛門自行排出。膠囊內鏡具有安全、無創、依從性好等特點,但其也具有不能進行病理檢查和內鏡下治療的缺點。
3、雙氣囊內鏡:雙氣囊內鏡可彌補膠囊內鏡的缺點,進一步提高了小腸疾病的確診率,對小腸出血、小腸梗阻和不明原因腹痛的確診率較高,目前是小腸疾病診斷的金標準。缺點是檢查時間長,患者痛苦較大。鑒于雙氣囊內鏡操作較費時,對操作者技術要求高,有一定的操作風險,在國內尚未完全普及。
4、放射性核素顯像:放射性核素顯像為非創傷性檢查,主要用于小腸出血的定位,其敏感性強于血管造影。其小腸活動性出血診斷陽性率為40%~50%,但有時會出現假陽性。
5、血管造影檢查:小腸疾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時選擇血管造影檢查。此方法是一種有效的診治方法,只要看到造影劑外滲即可做出明確診斷并同時進行栓塞治療。但此項檢查受失血速度和檢查時機影響,必須在出血活動期將造影劑注入出血部位的供血動脈才能成功。
6、小腸檢查的方法包括ct仿真內鏡:利用螺旋ct薄層無間隔掃描和計算機三維重建,即可獲得類似內窺鏡的動態重建圖像。其局限性是不能觀察黏膜顏色變化,對淺表細微結構變化不能分辨,不能進行活檢及鏡下治療。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