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不一定是宮頸癌 宮頸癌的治療拖不得
宮頸癌,這一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惡性腫瘤,每年會奪去全世界近30萬女性的生命。
近年來,宮頸癌發病率的不斷增高及發病年齡的年輕化,喚起了人們對這一疾病的關注。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女性對宮頸癌的認識存在誤區。宮頸癌其實并不可怕,它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
注意宮頸癌的四個誤區
誤區一:感染HPV=宮頸癌
宮頸癌的發生和一種叫作人乳頭瘤的病毒(HPV)關系密切。研究表明,持續感染高危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發生的必要因素。絕大多數宮頸癌患者的體內都能檢測出這種病毒。
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過性接觸而感染HPV病毒。約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過這類病毒。
然而,感染了HPV并不一定會患宮頸癌,因為每個健康女性體內都有一定的免疫力。研究證實,感染HPV后,大多數女性的免疫系統可以把進入體內的HPV清除。只有少數女性由于無法消滅進入體內的HPV,造成HPV持續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宮頸癌前病變。其中有部分患者會進一步發展成為宮頸癌,這一過程約5到10年。
感染HPV后是否會進展為宮頸癌,還與HPV的類型有關。HPV病毒大約有100多種亞型,女性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見的類型分別是6、11、16、18型,其中HPV6和HPV11型屬于低危型,而HPV16和18型則屬于高危型,來自世界各國的宮頸癌研究發現,HPV16型和HPV18型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
誤區二:宮頸糜爛會變成癌
許多女性都存在這樣的誤解,以為宮頸糜爛會引起宮頸癌,因而對宮頸糜爛感到非常恐懼。這兩者其實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從醫學上來說,女性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外翻,替代宮頸鱗狀上皮,醫生在檢查時,會發現宮頸局部充血呈現紅色,就稱其為“宮頸糜爛”。糜爛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爛”,它可以是一種生理現象,育齡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宮頸管內柱狀上皮外翻,替代宮頸鱗狀上皮,呈現出“糜爛”狀。而女性在青春發育期前和絕經期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相對低,所以“糜爛”也少見。
值得注意的是,宮頸糜爛也可以是一種常見的炎癥狀態。早期宮頸癌在外觀上和宮頸糜爛的表現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如果在婦科檢查中發現宮頸糜爛,不能掉以輕心,需要通過進一步的細胞學檢查及活組織檢查來明確診斷,排除宮頸癌的可能,并正確治療。
誤區三:不重視婦科檢查
從感染HPV病毒,到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個漸進的自然病程,一般長達5到10年左右。因此,女性只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完全有可能及時發現疾病的“苗頭”,并將其扼殺在萌芽階段。目前,早期宮頸癌患者經治療后,其五年生存率可達到85%到90%。
育齡期女性務必不能忽視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巴氏涂片或液基細胞學(TCT)檢查等宮頸細胞學檢查,是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重要方法。尤其是以下宮頸癌的易發人群,更不可掉以輕心:
持續感染高危類型的HPV病毒者,即HPV病毒檢測發現HPV16、HPV18呈陽性者;
性行為因素不良者,包括開始性生活的年齡過早、多個性伴侶、性衛生不良等都會使患宮頸癌的發病危險增加;
早婚早育、多產多孕的女性;
性病患者,無論男方或女方患有生殖道濕疣、梅毒、淋病等都會增加女方患宮頸癌的幾率;
免疫功能低下、吸煙、營養不良者。
誤區四:“蛛絲馬跡”視而不見
宮頸癌在早期可能不會引起患者任何的不適,有些癥狀也非常容易被忽視。育齡期女性應該學會關注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有時雖然只是“蛛絲馬跡”,卻有可能藏有隱患。
接觸性出血主要是指在性生活后出血或在婦科檢查、大小便后出血。即使是一次、量少,也應提高警惕。
白帶異常多數宮頸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帶增多。因此,女性平時應該關注白帶的性狀、量的多少和有無臭味。尤其是當發現大量水樣或黏液性白帶時,必須引起注意。
宮頸癌早期治療率高
之前,宮頸癌的發病年齡段主要在50多歲,后來逐漸降到40多歲、30多歲,甚至現在的20多歲。
宮頸癌治愈率很高,I期發現治愈率可達到80%,II期發現可達到60%。
宮頸癌從早期轉到中晚期比較緩慢,大約10到20年,當然,較快或者更慢的情況都有。
宮頸癌治療價值很大
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宮頸癌的治療價值很大,它不像有些癌癥,治愈率很低,患者痛苦大,相對而言治療價值低。
所以,宮頸癌患者應該積極治療,因為治愈率確實挺高的,即使進入晚期,也不是說就可以放棄,應該堅定治療的信念,這是治好癌癥的第一步。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面臨的心理壓力無疑是很大的,所以癌癥患者,特別是宮頸癌患者,千萬不能放棄,要相信醫生,用積極的心態來迎接治療,這種健康的心理暗示本身就可以增加疾病治愈的幾率。
宮頸癌治療拖不得
前面提到,宮頸癌治愈率高,從前期到中后期轉變慢,但是它畢竟是癌癥,千萬不能放松警惕,特別是一旦發現,千萬不能拖,治療得越早,康復的可能性越大。如果確實像新聞所說的,這位演員從發現宮頸癌后拖了4個月,這無疑增加了疾病的危險性。而且發現癌癥后,如果工作又特別繁忙,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就會降低自身的免疫力,加重癌癥病情。
現在,由于很多女性健康意識較強,宮頸癌往往可以在早期發現,從而可以早治療。而在我國中西部,因為經濟發展限制,很多女性沒有體檢意識,宮頸癌往往到晚期才發現,從而死亡率相對較高。這也提醒廣大女性,要樹立起定期體檢、及早治療的健康意識。
宮頸癌早期易發現
宮頸癌還有一個特點,它容易在早期發現。不管是常規的婦科體檢,還是更專業的新柏氏薄層細胞病理檢查,都能夠在早期發現宮頸癌的跡象。
此外,一些身體跡象也可能預示著宮頸癌,如陰道接觸性出血(如性生活時)、排便出血等,如果有這些癥狀,可以去醫院進行婦科檢查。
宮頸癌和性生活不規律有不小關系,如過早開始性生活、性生活頻繁等。所以,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需要改變不良的性生活方式,注意清潔衛生,從而降低罹患宮頸癌的風險。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