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腸胃不好警惕卵巢癌 卵巢癌的常見癥狀
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不少女性因為腹脹消瘦而去就醫,最終查出卵巢癌,那么卵巢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醫生在診斷卵巢癌的時候會關注哪些情況和要點呢?
卵巢癌早期癥狀:
(1)如果胃腸道出現不適的話,那么在早期的患者首發癥狀常常是表現在胃腸道。因為病人出現的癥狀幾乎都是因腹脹、胃納不佳、飲食減少或有明顯的消瘦而去就醫的。如果有腹水的出現,那么腹脹將會更為明顯,同時也可能出現腹痛。
(2)一般女性的月經改變,有一半的卵巢癌患者是因為月經不正常,所以陰道會出現有不規則的出血。而在臨床上還發現了卵巢功能的不全患者,如果月經的初潮推遲,那么絕經期就會提前,和出現痛經等。如果獨身和不育或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是很容易患此病的。
(3)一般卵巢癌的發病其間任何的年齡都有可能發生,而一般高發階段是處于人的40歲以上年齡,而其中是以絕經前后的中年婦女最為多見,但是相對來說20歲左右的少女也有發生的。通常在進入老年期的人,是由于卵巢的日漸萎縮和變小所致,如果在婦科檢查時,仍然可以觸及卵巢或腫塊,那么就應該高度的懷疑此病。
(4)一般腹部的腫物有大多數患者在早晨醒來膀胱充盈時無意中會摸到下腹部有腫物,如果腫物的長勢迅速或出現腹水的患者,那么應該高度的懷疑此病。同時要定期作婦科的防癌檢查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發現5厘米左右的卵巢腫物,那么是需要定期隨訪的,且要密切的觀察。
因此,卵巢癌的診斷要點女性應該科學掌握。
卵巢癌早期患者首發癥狀常常表現在胃腸道。病人幾乎都因腹脹、胃納不佳、飲食減少或明顯消瘦而就醫。若腹水出現,腹脹將更為明顯,也可出現腹痛。
卵巢癌的常見癥狀和診斷要點:
1)發病年齡:卵巢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高發階段在40~70歲,其中以50歲左右絕經前后的中年婦女最為多見,但20歲以下少女也有發生。進入老年期婦女的卵巢日漸萎縮變小,若婦科檢查仍可觸及卵巢或腫塊者應高度可疑本病。處于青春期前幼、少女,卵巢尚未發育成熟,肛查往往摸不到卵巢,如能觸及增大的卵巢或B超發現附件腫物,應可疑本病。
2)胃腸道不適:早期患者首發癥狀常常表現在胃腸道。病人幾乎都因腹脹、胃納不佳、飲食減少或明顯消瘦而就醫。若腹水出現,腹脹將更為明顯,也可出現腹痛。
3)腹部腫物:多數患者在早晨醒來膀胱充盈時無意中摸到下腹部腫物,若腫物長勢迅速或出現腹水者應高度可疑為本病。但當腫物較小時(小于或等于 7厘米)自己往往摸不到,必須依靠B超檢查才能發現,應了解卵巢癌腫物也有小于或等于5厘米者。定期作婦科防癌檢查確有必要,如發現5厘米左右的卵巢腫物需定期隨訪,密切觀察。
4)月經改變:大約1/2卵巢癌患者月經不正常,陰道有不規則出血。臨床還發現卵巢功能不全者,如月經初潮推遲,絕經期提前;痛經、獨身、不育或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易患本病。
5)壓迫癥狀:較大的盆腔腫物常出現明顯的壓迫癥狀,并有尿頻、便急、肛門憋堵、下腹墜脹或大便不暢等不適。當卵巢癌發生廣泛性盆腹腔轉移并有大量腹水時,壓迫癥狀也較多見。
6)婦科檢查:若內診發現附件腫物質硬、表面不平、活動度差者應高度可疑卵巢癌浸潤粘連。若觸及5厘米左右偏實性腫物也不能放過。
7)B超所見:實質性卵巢腫物約70%為惡性;囊性與實性混合型腫瘤也多屬惡性。B超檢查若發現腫瘤壁厚(實性反射厚度超過2厘米)應高度可疑惡性。CT檢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可輔助診斷。
8)其他檢測:陰道后穹窿穿刺沖洗液和胸、腹水的細胞學檢查對診斷有幫助。CA125檢測主要對卵巢上皮性腫瘤、甲胎蛋白(AFP)對內胚竇瘤、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對絨毛膜癌的診斷和預后估計有重要參考價值。
專家提示:作為女人一定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去保護自己。要積極預防各種婦科疾病,一旦發現不適就要及時就醫,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