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發生后有3個信號 腸癌試試中醫治療法
腸癌是全世界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全球大腸癌每年新增病例超過100萬。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快,我國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趨勢,2005年大腸癌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達17.2萬和9.9萬,嚴重危害居民健康,給社會經濟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
腸癌發生后有3個信號
信號一:排便習慣改變
一般人每天要大便1-2次,并且較有規律,要么早上起床,要么晚上睡前。如果原來規律發生變化,特別是大便困難,由有規律的一天1-2次變成每天4-5次或者2-3天才能大便一次,就要引起注意了。
信號二:便血顏色和數量
大便帶血是大腸癌特別是直腸部位長癌最常出現的癥狀,主要原因就是腫瘤增大破潰出血,但一般便血的量不多,有的較為鮮紅,有的暗紅如醬色。
信號三:貧血、消瘦、乏力
由于腫瘤慢性出血和消耗體內營養,時間一長人就會出現貧血、消瘦、乏力等癥狀,甚至發熱,此類癥狀最常出現在結腸癌。
腸癌的中醫調理:
首先來說,專家認為正氣不足,濕毒瘀結為結腸癌的基本病機,其中心環節是濕熱,并由濕熱進一步演化而為熱毒、瘀毒蘊結于腸中,日久形成結塊。傳統醫學認為,早期結腸癌治療應以清熱利濕、化瘀解毒為基本原則。病至晚期,正虛邪實,當根據患者所表現的不同證候,結腸癌治療應以補虛為主兼以解毒散結。
第一:瘀毒內阻
癥狀:腹部拒按,或腹內結塊,里急后重,大便膿血,色紫暗,量多,煩熱口渴,面色晦暗,或有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第二:氣血兩虛
癥狀:腹痛綿綿,或腹內結塊,肛門重墜,大便帶血,泄瀉,面色蒼白,唇甲不華,神疲肢倦,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形瘦納少,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氣養血。
第三:濕熱下注
癥狀:腹部陣痛,便中帶血或粘液膿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調,肛門灼熱,或有發熱、惡心、胸悶、口干、小便黃等癥,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解毒。
第四:脾腎陽虛
癥狀:腹痛喜溫喜按,或腹內結塊,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或見大便帶血,面色蒼白,少氣無力,畏寒肢冷,腰酸膝冷,苔薄白,舌質淡胖有齒痕,脈沉細弱。
治法:溫補脾腎。
中醫如何治療腸癌
1、中醫整體觀念較強,從患者全身的考慮,而不只是局限在病灶本身。中醫調理糾正機體失調,去除復發因素,減少轉移;其次,中醫治療直腸癌對健康細胞的損害小,在癌癥好轉,體力慢慢的在恢復,逐步增強免疫力。
2、中醫治療直腸癌有助于減輕“三板斧”的毒副作用,就是手術、放療、化療三板斧,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質量。術治療后及時配合中醫治療,可起到扶正固本,改善飲食與睡眠狀況,增強體質。倘化療的同時配合中醫藥益氣生血、健脾和胃以及補益肝腎、還可以起到軟堅化瘀等療效,緩解化療反應。放療期間和放療后配合中醫補益氣血等治療,可以增加白細胞數量、增強病人的免疫功能。
3、中醫治療直腸癌可扶正祛邪,中醫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根據病人的癥狀、體征、病因采用的西醫治療手段、不同的治療階段以及病人的氣血盛衰和臟腑功能的陰陽虛實等綜合分析,對癥治療,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