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有家族和種族差異 預防胃癌從飲食下手
我國每年胃癌新發患者約40萬人,而死亡人數竟達30萬;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死亡排名第一的胃癌,近年來發病率不斷上升。胃癌高發不只與飲食有關,它還關系到遺傳、精神、環境等多種因素。
臨床顯示,胃癌有家族聚集性和種族差異,如果家中有人患有胃癌,應盡快早期排查。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抑郁和疲勞狀態的人也易誘發胃癌。喜歡食用熏制肉類、腌制食物的人,更是胃癌的高危人群。此外,胃潰瘍、胃腺瘤性息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避免因病情惡化而發生癌變。
因此,為降低發生胃癌的危險性,除養成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外,還應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心情舒暢;隔夜菜應覆蓋保鮮膜或存入食品盒內保存,防止冰箱內細菌污染食品,剩菜不要反復熏蒸。冬天注意胃部保暖,因為胃部很容易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受冷后胃酸分泌增加,會出現胃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癥狀。
胃癌發病的原因盤點:
1、環境和飲食因素
胃癌的發病率在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有明顯的差別。研究發現,胃癌的發病與環境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飲食因素。攝入過多的食鹽、高鹽的鹽漬食品、熏制魚類、亞硝胺類化合物的食物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因素,發霉的食物含有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食用這些食物后都會引起胃癌。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胃癌與營養素失去平衡有關。經常食用霉變食物、咸菜、腌制煙熏食品以及過多食用食鹽,可增加患胃癌的危險性。我國胃癌高發區為:山東、遼寧、福建、甘肅、青海、寧夏、吉林、江蘇、上海等地;與地質水質有關的如祁連山內流河系的河西走廊、黃河上游、長江下游、閩江口、木蘭溪下游及太行山南段等地。日常可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使用冰箱及正確儲藏食物,可降低胃癌的發生。
2、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呈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自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旋桿菌病的不良預后是胃癌。胃癌可能是幽門桿菌長期感染與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幽門桿菌可能起到先導作用。
3、遺傳因素
研究發現,胃癌的發病具有家族聚集傾向,某些家庭中胃癌的發病率較高。有研究數據顯示,胃癌患者其親屬患胃癌的幾率高出于正常人四倍。一些資料表明胃癌發生于A血型的人較O血型者為多。
4、免疫因素
通過大量臨床數據顯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患胃癌的發病率較高。
防胃癌堅持四不原則
1、在生活飲食上要少吃或不吃腌菜
在腌菜中,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含量,這些物質通過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所以食品要新鮮,提倡冰箱冷藏。
2、在生活飲食上要不吃或少吃煙熏和油煎食物
胃癌是由于癌細胞病變而成,而熏魚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使癌細胞發生病變,如3—4苯并芘和環芳烴。油炸、烘烤、燒焦食物和重復使用的高溫食油中也含有此類致癌物質,應盡量少食用。
3、在生活飲食上要不吃霉變的食物
食品會發霉變質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霉變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同時某些食物在產毒真菌作用下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進入機體后在一定條件下,胃又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
4、在生活中要不吸煙、少飲酒
吸煙不僅與肺癌有關系,與胃癌也有一定的關系,煙霧中含有苯并芘、多環芳香烴、二苯并卡唑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粘膜,損傷粘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同時吸煙,其危害性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