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如今癌癥發病飆升?不良飲食的貢獻很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水平的進步,人們更加希望能夠健康長壽。但事實上,人們的健康狀況并不盡如人意。相反,常見的一些現代文明病和富貴病,諸如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正在快速飆升中,它們嚴重的困擾著人們,并給人們的健康帶來直接且可怕的威脅。
癌癥:依然是脫韁野馬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范圍內癌癥的發病率呈快速攀升趨勢。盡管5300多年前的人類尸體上就發現有癌癥印記,但此病在過去其實很罕見。直至18世紀末,癌癥致死的也只占總死亡率的0.75%。可以說,過去的歷史中,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極低,對人類的危害較小。進入20世紀中葉以來,癌癥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問題。
有數據顯示:2007年世界癌癥確診的病例高達1230萬例,而每年死于癌癥的人數更高達750萬人,每天有兩萬多個人死于癌癥,肺癌、胃癌、結腸癌、肝癌和乳腺癌是每年大多數癌癥死亡的罪魁禍首。預計全球癌癥死亡人數還將繼續增加,2030年,估計將有1200萬人死于癌癥。
美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CDC)的專家預測:如果美國人的平均壽命能夠活到90歲,那么,屆時美國男性公民將有47%,也就是有將近一半,是因癌癥而死亡的;女性公民則將有32%,最后是死于癌癥。可以說,在美國(也包括在中國及世界各地),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生癌,并死于癌癥。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癌癥這匹脫韁野馬仍將我行我素,一路狂奔,對人類健康繼續構成巨大威脅!
不良飲食的貢獻率很大
看到這些可怕的數字,很多人可能會問: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癌癥發病率如此飆升呢?
已經明確的可以導致癌癥發生的因素很多,如遺傳、基因偏差、衰老、感染、膳食不合理、吸煙、地理物理因素、酒精和環境污染,等等!而在這些眾多的影響因素中,最為明確的可以說是飲食不合理,至少,不良飲食對癌癥的形成及發病率的飆升,貢獻率很大!
隨著食物譜的嬗變,飲食結構的短期變遷,人類疾病譜、健康狀態也在發生顯著的改變。2004年10月,我國衛生部新聞發布會宣布:2002年8月至12月開展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我國民眾與營養過剩有關的富貴病,如癌癥、糖尿病、高血壓、超重和肥胖等的發病率,都正處于顯著的上升過程中。
例如,1980年全國普查提示:當時全國糖尿病患病率為0.67%,2002年患病率已高達2.6%,共有2000多萬患者;2007年患病率則飆升到9.7%,全國共有患者9200多萬;短短3年后的2010年,患病率為11.6%,患者約1.139億人。 不僅如此,2011年,我國糖尿病死亡人數約占全球的1/4,為113.2萬,位列全球第一,真可謂觸目驚心!
我國超重和肥胖的人數也呈現火箭式上升態勢。數據顯示,從1992年到2002年這10年間,在經濟騰飛的同時,我國超重人口增長了近40%,達到2個億;而肥胖率則增長了近100%,達到6000萬。
這些疾病發病率飆升的背后,共同的罪魁禍首就是餐桌的巨變。
為什么城市比農村更高發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全國腫瘤發病率為285.91/10萬,發病率無論男女,城市均高于農村。例如,進一步分析數據:在我國,尤其是城市地區,腸癌的發病率近幾年呈現明顯上升態勢。根據對我國北方地區十幾個城鎮的普查資料,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大腸癌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小城鎮和農村。
深入分析發現:人們的膳食營養狀況與居民健康和癌癥發病狀況息息相關。30多年前,腸癌、乳腺癌在歐美發達國家的發病率非常高,而在當時的中國,乳腺癌則發病率很低。因為歐美的主導性飲食是以動物脂肪類為主的,而那時的中國人則以谷物類為主,葷菜吃的很少。所以,那時中國人的乳腺癌、腸癌、前列腺癌等的發病率很低。時至今日,中國人的膳食結構發生了聚變,動物性食物攝入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一趨勢,在城市人群中尤為明顯。隨之而來的則是城市人群乳腺癌、腸癌、前列腺癌等的發病率迅速攀升。
生活方式:鍛造高危的主因
眾所周知,癌癥有個“高危人群”之說,指那些比一般人更容易被癌癥盯上的人群。何以有高危人群?從癌癥發生的危險因素來看,遺傳及基因的影響并沒有太大的差異,環境因素則眾人一致,而正是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造就了如今的癌癥高危人群!
癌癥被認為是一類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慢性病。每個人身上都既有原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一般情況下,它們都處于封存不動狀態,但在特殊情況下,原癌基因易被激活,或抗癌基因丟失及失活,人就會被癌癥盯上。而原癌基因的被激活和抗癌基因的丟失,常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等自身因素有關。
很多人或許會這么認為,覺得不趁著年輕時多奮斗些,多積累些,或者多享受些,就會給自己留下終身遺憾。而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在走下坡路,總是抱怨說,工作累、壓力大。可是說歸說,做歸做,偏偏還是維持著原來的生活軌跡,一邊抱怨著,一邊對生命“揮霍”著!其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當務之急,要趕緊改變觀念。要知道,身體就像機器一樣,需要定期維護。正如《黃帝內經》中所云“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說的也就是這種預防為主的觀念。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小結節能否用左氧氟沙星或輸液治療
2024-10-24服用復方斑蝥膠囊一年半,月經不規則半
2024-10-24服用復方斑蝥膠囊時能否與其他藥同服?
2024-10-24乳腺癌患者用枸櫞酸他莫昔芬片后腹瀉咋
2024-10-24使用該藥輔助治療原發性肝癌需注意啥?
2024-10-24免疫功能低下能否使用甘露聚糖肽片?
2024-10-24胃全切患者術后十天,胃部淋巴有腫瘤怎
2024-10-24妹妹患右乳癌,服參皂苷 RH2 能防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