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太辣增口腔癌概率 什么情況易發生口腔癌?
我國的口腔問題不容小視,資料顯示,我國達到牙齒健康標準的人不足1%,不僅如此,口腔癌發病人數增長速度驚人,40年來口腔癌死亡率增加4倍,患病率從過去每年每百萬人中有81人患病,劇增至現在每年每百萬人中有202人患病。而在全國口腔癌高發地區中,湖南不幸成為了榜單首位。為什么湖南會成為口腔癌的重災區呢?曾有專家分析說,這與湖南人愛嚼檳榔有一定關系,口腔癌患者中,90%以上都有嚼檳榔的習慣。另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吃太辣太燙的食物,吃的過快等會帶來持續口腔黏膜損傷的因素,也會導致口腔細胞癌變。眾所周知,湘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稱,由此看來,湖南地區口腔癌的高發與長期吃辣的習慣也不無關系。
什么情況易發生口腔癌?
癌癥的外在致癌因素有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等因素,這些因素與免疫,遺傳和代謝等內在因素共同作用,使正常細胞轉變成惡性細胞而發生癌變,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多階段和多基因長期作用的結果。
1、煙和酒及地方飲食
煙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化學物質苯芘,長期吸煙者患癌癥的可能性大大高于非吸煙者;吸煙斗,雪茄或咀嚼煙草者主要導致口腔癌,煙頭接觸唇部區域容易發生唇癌,與長期灼燒有關。酒精因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損害肝臟的抑制免疫而增加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其發生率可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時有煙酒嗜好者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更高,比單嗜好煙或酒者高2~3倍。普遍認為吸煙多于1包/日或飲酒超過25克/日者,長達10年之久患口腔癌或口咽癌的可能性遠遠高于非吸煙或飲酒者。我國南方及南亞、東南亞一些地區居民有嚼檳榔、嚼煙草的習慣,也是口腔癌地區發病率較高的因素之一。
2、慢性刺激和損傷
在口腔中有銳利的牙尖,殘根,殘冠,牙嵴和不良修復體者,其相應部位經長期慢性刺激后有發生癌變的可能,尤其常見于舌癌和頰癌。有統計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變部位有尖銳的刺激因子。另外,口腔衛生不良者的長期慢性炎癥刺激也可能成為促癌因素。
3、紫外線和電離輻射
從事戶外工作者,長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膚癌的發病率都較高。電離輻射可引起遺傳物質DNA的改變,激活腫瘤基因而導致癌變。放射治療在放射區的口腔頜面部位也可發生第二原發癌。
4、病毒因素:研究發現鱗癌可能與人乳頭狀瘤(HPV)病毒有關
5、內在因素:包括基因突變、遺傳因素、免疫狀態、內分泌因素和神經精神因素有關。
6、營養因素:諸如維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鐵,鋅和砷的缺乏等都會增加機體對致癌物的敏感性。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導致機體免疫低下的疾病與口腔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過去50年間,盡管口腔癌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取得一些新近展,但是口腔癌的死亡率并沒有發生顯著變化,50%確診患者最終死于該病。迄今為止早期發現和正確治療仍是口腔癌治療的關鍵。但由于有些口腔癌早期可以沒有癥狀、體積很小時,很難被發現,而一旦發現,大多已經發展到較晚的階段。因此,提高對口腔癌的重視程度、提高口腔癌早期篩查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旦完成對患者的初步評估、資料收集和臨床分期,接下來需要討論的就是患者的治療方案。臨床醫生和患者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是選擇一種治療方法,還是聯合應用多種治療方法,這不僅影響患者的治愈率,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制定治療方案時,生活質量問題越來越得到重視。癌癥的治療方法仍局限于三類基本治療方法中:手術、放療和化療,或者是它們的聯合。治療方法的選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和醫生可選擇的治療措施等。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