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也會得胃癌嗎?如何正確判斷胃癌早期
胃潰瘍、糜爛性胃炎等疾病是引發胃癌的導火索,如果把這些危險因素祛除,是不是就“萬無一失”,不被癌細胞侵襲呢?實際上,根據臨床資料顯示,胃切除手術后,患胃癌的比例為1%~11%,占胃癌總數0.4%~5.5%,一般發生在手術后5~10年,并以吻合口、胃底賁門部最為多見。
胃切除后也會得胃癌
做過胃切除手術而患上胃癌的人并不少見,原因是多數患者術后放松了警惕,以為切除了大部分胃,癌細胞就沒有了入侵的機會。殊不知,正是因為胃切除,導致胃部喪失了正常的幽門功能,十二指腸內的膽汁和胰酶會溶解黏膜上皮細胞,而這些堿性消化液對胃黏膜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可破壞胃黏膜的屏障保護作用,容易引起胃炎,長此以往,將導致胃糜爛、出血、潰瘍、萎縮,逐漸演變成胃癌。 一般來說,胃切除術指胃部切除2/3部位。但是殘余部位如患胃癌,并無特異性癥狀,臨床表現與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相似。
因此胃切除術5年以上者,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應盡早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1、上腹部飽脹、疼痛、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經藥物治療病情無好轉。
2、不明原因消瘦或貧血。
3、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等,
胃癌在早期如何進行正確的判斷呢?
1、胃癌在早期多數患者會有惡心、嘔吐的癥狀:胃癌的初次病變部位一般在幽門竇部,如果患者的癌腫發生在幽門竇部,容易造成幽門部分或完全梗阻,便會出現惡心、食后上腹部飽脹感及嘔吐。
2、胃癌在早期患者時常會有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適、隱痛的癥狀:只要患有胃癌,患者最常見的癥狀就是上腹部不適、隱痛,患者疼痛常捉摸不定,無明顯規律,有時還返酸、悶脹,服用一般藥物后可暫時緩解,使得醫生和病人都易忽視作進一步的檢查。
3、胃癌在早期還有已常見癥狀就是患者易消瘦、乏力:這種癥狀是由于患胃癌后胃內消化液分泌減少,胃的蠕動功能失調,加之進食后上腹部不適疼痛,因而進食減少,納差。體重也隨之下降,導致乏力消瘦。
4、胃癌在早期患者會有消化道出血:常見的有嘔血、黑便及大便潛血陽性,在胃癌早期即可存在少量出血的征象。嘔血者占7%-15%,黑便者為23%-45%。而大便潛血陽性率較高,胃體癌陽性率占87.6%,賁門癌占64.4%。若大便潛血持續陽性者,對胃癌診斷有一定幫助。
胃癌該怎么預防?
1、晚上喝杯啤酒:可以保護胃免受幽門螺旋桿菌的侵害,以防止胃潰瘍甚至胃癌。但不能過量,否則不但起不到預防胃癌的作用,還會增加患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2、喝些檸檬或酸橙汽水:據澳大利亞研究員稱,常吃柑橘類的制品可能將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發病率減半。
3、常吃獼猴桃:獼猴桃是一種小型手榴彈大小的抗癌、抗氧化水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葉黃素。
4、每周吃個哈密瓜:將哈密瓜切開并儲存在容器中放好,每天早上起來吃幾塊。哈密瓜富含類胡蘿卜素,能大大降低患肺癌的風險。
5、多吃菜花:菜花是一種超級抗癌食品,多多益善。應該蒸著吃,或像快餐那樣生吃。
6、有機會就喝杯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中一項研究表明,成年男子每天喝6杯(每杯240克)水,患膀胱癌的幾率會減半。另一項研究則將婦女的飲水量與結腸癌聯系了起來,婦女多喝水,可以降低45%患結腸癌的風險。
7、穿不需要干洗的衣服:許多干洗店仍然在使用一種叫做全氯乙烯的化學品,這種化學品會對腎功能或肝臟功能造成損害甚至癌變。如果必須干洗,請在穿前將它們從塑料袋里拿出來在寬敞的地方曬一曬。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