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結腸癌最常見癥狀 結腸癌治療注意什么
結腸癌是近年來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城市地區,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其發病率已達到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三位,與傳統上高發的歐美國家相似。
便血是結腸癌最常見癥狀
為什么結腸癌的發病率會迅速升高?哪些危險信號提示我們可能患了癌?
結腸癌的發病率快速升高與我國居民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過去,我們的飲食以素食和谷物為主,現在則是紅肉、蛋類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不斷增加,同時,體力活動減少、精神壓力加大、睡眠不足、肥胖、煙酒、人口老齡化等原因,導致代謝毒素在腸道作用時間延長,腸道黏膜癌變的幾率增加。
結腸癌最常見的癥狀就是便血,其他常見的還有乏力、下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等。出現這些不適千萬別大意,別覺得可能是痔瘡或是飲食不當,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預防結腸癌要勤檢查
預防結腸癌,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相關癌癥篩查也很重要,包括便常規、便潛血的化驗、肛門指診以及腸鏡檢查。50歲以上或有家族史的人群,要3-5年進行一次腸鏡的檢查;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也應該當心,炎性因子長期刺激腸黏膜,會增加黏膜細胞癌變幾率。
規范治療提高生存率
規范化足劑量、足療程的治療方案,可使Ⅲ期結腸癌患者死亡風險降低20%,復發風險降低22%。
在臨床治療中,“過量與不足”現象最讓醫生擔心。不少結腸癌患者長期服用各種偏方,甚至把療效不確切的藥物和滋補品看得比吃飯還重要。這種過度用藥、過度治療的現象,嚴重干擾正規的抗癌治療;對于早期結腸癌輔助化療的患者而言,標準的化療時限是6個月(12個療程),目前患者平均用藥時間不到標準方案的一半,這是一種“不足”。徐建明教授指出,減少不良反應,避免治療的過量和不足是規范化的核心。
心理治療減少抑郁
結腸癌化療后的不良反應,常常令患者倍感痛苦煎熬,生活質量一落千丈。我國對270例癌癥患者進行的抑郁分析和心理痛苦篩查發現,出現焦慮的患者達122例,發生率45.19%。同時,有106例患者出現抑郁,發生率為39.26%。
“攜手”項目的重要內容就是致力患者教育,為醫護人員與患者搭建權威交流平臺,為廣大結腸癌患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護理方案和心理輔導。307醫院消化腫瘤科陳玉玲醫生表示,對患者進行全程心理干預,可在“初知病情期”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對家庭的愧疚、對自己的否定;在“治療期”強調心理干預和生理干預共同作用;在“病情轉歸期”,著重提升患者回歸社會后的自信心,促進規范治療順利完成。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