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胃癌最易誤診 防胃癌注意柴米油鹽煙酒茶
胃癌是一種嚴重威脅身體健康的疾病。胃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過去發現中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近些年來,胃癌的發生年輕化趨勢。現代很多年輕人不去注重胃的保養,導致胃癌的發病率逐步年輕化。所以年輕人也要預防胃癌的發生。
年輕胃癌患者的癥狀不典型,如上腹脹痛不適、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乏力、體重減輕等癥狀,也常見于多種胃腸疾病和全身疾病,很多年輕人都會忽視這些癥狀,導致確診時已經到了胃癌晚期,這是導致年輕人胃癌死亡率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年輕胃癌患者的漏診、誤診率高達27%,也就是說每4個人中就有1個漏診、誤診。年輕人的胃癌常被戴上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的帽子,而且一戴再戴,一錯再錯。主要是年輕人多以為自己健康,偶有不適多自行用藥或不去就醫,不接受胃鏡檢查,難以發現胃癌的蛛絲馬跡,貽誤病情。
導致胃癌發病的外在因素有酒精、肥胖、感染、飲食、吸煙等,其中飲食因素位居“高位”,占1/3以上。而燒烤、煎、炒等烹飪方式會破壞食物中的多種營養素,更會產生致癌物質。因此,預防胃癌,要從柴、米、油、鹽、煙、酒、茶等日常生活細節做起。
1。柴,加工方式易致癌:烹調食物的方式很多,從健康的角度講哪些最好?推薦用蒸或者微波爐加熱,不推薦用燒烤、煎、炒等方式。因為燒烤、煎、炒等烹飪方式會破壞食物中的多種營養素,更會產生致癌物質。
2。米,粗糧有益健康:增加谷物的攝入量是預防胃癌的有效方式,像大麥、小麥、黑麥、燕麥、大米、玉米、高粱等都富含纖維素,微量營養素及植物化學物如多酚、木質素等,有抗腫瘤細胞生成的作用。過去人們常說“食不厭精”,殊不知谷物的微量元素會在加工過程中遭到嚴重損失,所以谷物不宜精加工,現代人應提倡食不厭粗、糧不厭雜。
3。油,減少脂肪攝入量: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容易油水過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該減少脂肪攝入量,且應慎重選擇所攝入脂肪的類型。在油的選擇方面,水生動物油如魚油優于陸生動物油如豬油等;植物油好于動物油。富含優質脂肪酸的魚、核桃等食品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發病率,從而整體上降低腫瘤患者的死亡風險。另外,紅肉可以增加多種腫瘤的發病率,而白肉則有利于預防腫瘤。減少紅肉的攝入是近年來常被提及的防癌措施。
4。鹽,太咸誘發胃癌:鹽分能促進體液在體內流動,但攝入過多會引發高血壓、心臟病、腦卒中等疾病,甚至可能引發胃癌。亞洲國家對鹽的攝入量都很大,其中韓國人最“咸”,接下來是日本和中國,所以韓國的胃癌發病率非常高。亞洲人普遍喜歡吃鹽,所以當全世界胃癌的發病率都在下降的時候,亞洲有些地方還在增高。建議飲食偏清淡為好,少吃腌制食品。
5。煙,盡量不抽煙:眾所周知,吸煙與腫瘤密切相關。據2004年統計,我國吸煙人數占總人口的1/4。目前我國吸煙群體的概況是男多于女、北大于南。戒煙越早越好!研究表明,60歲、50歲、40歲、30歲停止吸煙的男性,到75歲時肺癌的累計危險率分別為10%、6%、5% 和2%。吸煙者即使到中年戒煙也會減少以后患肺癌的危險。對于年齡較大而且長時間吸煙的老年人,戒煙要慢慢來,畢竟已經抽了幾十年,如果一下子戒斷,他們的心理應激和生理應激都受不了。
6。酒,是否禁酒視情況定:腫瘤患者可以喝酒,但要看是什么腫瘤。如果是頭頸部腫瘤(如咽癌、口腔癌、食管癌),那一定要杜絕飲酒,因為酒對頭頸部腫瘤患者的預后具有直接的負面作用,對健康者來說,少量飲酒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狀況,建議成年男性每天飲酒不要超過兩杯(2兩),女性不要超過一杯(1兩)。
7。茶,綠茶防癌效果好:研究發現,茶類飲品中,綠茶的防癌效果最佳,這是因為綠茶含有充分的茶多酚,而酚類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與抗氧化效用,它對化學致癌物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從防癌效果來說,綠茶對結腸癌和乳腺癌有預防作用,建議在身體適應的情況下多喝綠茶。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