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吃飯方式易致胃癌嗎 6類人是胃癌高危人群
胃癌在全世界范圍內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之一,是中國的第二大常見腫瘤,全球每年約有90萬胃癌新患者,同時有70萬人死于胃癌。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胃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發病的高峰年齡在50歲~80歲。早檢查、早治療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關鍵手段。
做胃鏡篩查是早期發現胃癌的好方法
胃癌在亞洲國家及地區的發病率特別高,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都是高發地區。但是我國的胃癌防治與韓國日本一比較,差距很明顯。日本的胃癌患者中一期病人占到50%,一期胃癌大多數是胃鏡篩查時發現的,做胃鏡發現病灶的同時就可切除病變部位,由于下手早,幾乎可以100%治愈。但我國的胃癌患者中一期患者只有5%左右,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在我們醫院胃癌首診病人中有35%左右已是晚期,不少人一來看病就已是四期,發生了多部位轉移,什么辦法都沒有”。
早期胃癌的癥狀沒有特異性,多數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飽脹感、胃部燒灼疼痛等,容易與胃腸炎相混淆,如果等到癥狀嚴重時再檢查可能已是中晚期。慢性胃病病人,身體出現持續行嘔血和便血或者不明原因的消瘦需要高度重視,可通過大便隱血和胃鏡進行胃癌篩查。
六大人群定期需要定期做胃鏡
目前,我國醫保還不包括胃鏡篩查項目,廣泛開展胃鏡篩查并不現實,建議以下六類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同時他也建議胃腸道疾病患者4-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六類高危人群
1、45歲以上人群;
2、老胃病患者,或感染過幽門螺桿菌者;
3、經常食用腌制食物和煙熏、燒烤食物者;
4、有胃息肉或做過胃部手術者;
5、有胃癌家族史;
6、經常應酬、煙酒過多、暴飲暴食者。
五種吃飯方式容易導致胃癌
胃癌似乎偏愛于上班族,不少上班族患上胃癌。上班族經常不能定時吃飯,即使吃飯也是狼吞虎咽的,這些吃飯的方式都是導致胃癌的原因。以下五種吃飯方式容易致癌,一起來看看吧。
1、吃得過飽
我們的先輩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吃得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帝內經》里面說了句非常經典的話:“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闭f明一次吃很多東西,首先損傷的是我們自己的腸胃。中醫古書《濟生方》也指出:“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癥瘕。”從古人的經驗看,飲食過量就會使腸胃功能失調,時間久了,生病得癌也無法避免。
2、蔬果吃得少
膳食講究平衡,蔬菜水果是我們日常膳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如果平時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就增加了患癌的風險性。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攝入紅肉和熟肉制品分別使結腸癌危險增加29%和50%。
3、吃得過快
吃東西狼吞虎咽仿佛成為這個時代上班族的一個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上班族處于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吃飯好像只是為了簡單的身體需要,所以,吃飯速度非???。實際上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吃飯快,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癥;另外,吃飯快,食物團塊的體積大,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
4、吃滾燙的食物
臨床中,醫生發現很多消化系統癌癥患者,特別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東西。咨詢一位被確診為食管癌的患者飲食情況,發現他平日不但喜歡吃燙嘴的飯菜,還非常喜歡喝熱茶,就是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他中年發病。
5、飲酒過多超量
從保健方面講,適量飲酒能興奮神經,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有提神醒腦、舒筋活血的生理功能,可以松弛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增進食欲,有利于睡眠。最近,國外的研究分析顯示,每日飲酒少于20克,可使冠心病風險降低20%,在糖尿病、高血壓、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也得到同樣結果。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