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滾燙食物增加食道癌風險 食道癌的中西醫檢查法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于食管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各國差異很大。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約15萬人。男多于女,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癥狀為進行性咽下困難,先是難咽干的食物,繼而是半流質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吃滾燙食物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進食過燙食物與食道癌的發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由于人的食道內壁是由黏膜組成的,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溫度,超越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若經常吃過燙的食品諸如火鍋、麻辣燙等,就會對口腔、食管、胃內黏膜構成嚴重損傷,往往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遭到燙傷,反復燙傷可構成黏膜淺表潰瘍,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癥、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癥。長此以往,就會誘發黏膜質的變化,以至癌變。
那些進食過快、愛喝烈性白酒、嗜好辣椒、常吃腌漬食物的人群也是食管癌好發的高危人群。腌漬食物中的黃曲霉素、亞硝胺等都是重要的致癌物質。飲食習慣不良,使其食道黏膜損傷、慢性炎癥,刺激引起食道上皮細胞不典型增生,可導致最后的癌變。
維生素攝入不足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可直接影響損傷食道上皮修復,加速食道上皮細胞不典型增生,甚至進而引起惡變。
要想遠離食管癌,管住自己的嘴是最為有效的辦法。因此,大家需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戒煙戒酒,不要吃過燙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酸菜,不吃發酵霉變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增加機體對營養素,維生素A、C、E、核黃素,葉酸等的攝入。
食道癌的中西醫檢查方法解讀
一、中醫上食道癌的確診標準:
食道癌中醫確診歸于噎隔領域噎為噎唆,指吞咽之時堵塞不暢;隔為格拒,指飲食不下,或食人即吐。本組病人均為脾胃氣虛型,臨床表現可見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形寒氣短,泛吐清涎,胃納較差,夜寐尚可,大便塘薄,舌淡苔薄白,脈細致柔軟無力。
食道癌是逐步是演變而來的,從食管上皮癌前病變開展成癌需數年之久,再由前期癌開展到中晚期癌需1年擺布。由于前期食道癌表現并沒有明顯癌性表現,多是吞咽困難,簡單被病人輕視,所以大多數食道癌病人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以手術為主醫治后的5年生存率一向徜徉在25%~30%。而前期手術醫治五年生存率能到達80-90%,怎么進步前期食道癌確診率和改進中晚期食道癌的效果即作好二級防止已成為當前臨床和基礎研究的首要方向。食道癌的中期表現。
跟著西醫確診技能的的開展,食道癌的確診辦法也不斷開展。一起加入了中醫確診規范不只有助于進步食道癌的前期確診率,并且還能為食道癌的合理有用的中西醫結合醫治提供輔導:現將當前食道癌的確診辦法研究進展歸納如下。
二、西醫上食道癌的確診方法
1。表現:前期食道癌有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針刺樣痛苦或食管內異物感,典型表現進行性吞咽困難。
2。前期無體征,晚期消瘦、脫水。
3。食管吞鋇x線查看:可見食管粘膜損壞,管腔狹隘,龕影和充盈殘缺。
4。食管掉落細胞查看:前期陽性率可達90%。
5。食管鏡查看:可見管腔狹隘、粘膜損壞。
6。纖維食管鏡現已廣泛用于食道癌的確診。
食管鏡查看與掉落細胞學查看相結合,是食道癌理想的確診辦法。前期食道癌多無表現,就診率低,x2線查看常無陽性發現,漏診率高,而內鏡則因在直視下對平整型病變經活檢和刷檢獲得組織學及細胞學證據而成為完成前期確診的首要手法。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